倪海厦老师《金匮要略》视频分享,带你领略《金匮》奥妙

2017-12-21 16:00 楼主


《金匮要略》是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本以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同出于一个人,两者差距应该不大,但在学习中才发现,两者是截然不同,《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系统而概括地总结了六经病症,并具备了相应知法;而《金匮要略》是将一系列杂病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并且阐述了各病的基础理论和方药,从内科、外科、妇科疾病的诊疗技术到临床思维,无所不有。

通过对《金匮要略》的学习,有这么几点感悟,也感谢倪海厦老师关于《金匮》的视频课程讲解,对我有莫大的帮助,如果学习中医的你也需要,可以留言给我哦。





1、以整体观念诊断疾病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对表现于局部的证候,必须综合全身的情况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三条“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体现了五脏六腑的气血精华,于外而表现出气色的变化,即“有诸内必形诸外”。

2、有明确的治疗目的

张仲景在明确病因、病机的病理基础上确定针对性治疗原则,以限定治疗范围。例如《金匮要略•湿病》的治疗原则:健脾除湿。该原则针对脾虚、湿留,限定了除湿的方法可以发汗(微似汗出);利小便;温通经脉,但是损伤脾气者为禁忌。使湿邪祛,经脉、气机自然通利而疼痛自止;脾气强健,内湿不生,外虽感邪却不能深及肌肉关节,使湿病得以根本痊愈而不反复发作。

3、“治未病”的思想

《金匮要略》开篇即讲预防问题,在《脏腑先后并脉证篇》第1条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本条强调“治未病”的思想,即一人一旦得病,就要采取一切措施,早期治疗,防治疾病有一个脏腑将要向另一个脏腑传变,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向重发展。

4、对“十八反”的重新认识

以前我们学习中药的时候,老师告诉中药呈现有“十八反”,不能相互配伍使用,应牢记。而《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第18条云:“病者脉浮,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甘遂半夏汤方: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药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其中甘遂与甘草同用.[集解]尤怡曰:草与甘遂相反,而同用之者,盖欲其一战而留饮欲尽去,因相激而相成也。从此条文中,得知“十八反”不是绝对不能用的,它们之间是有毒性,而在于医者是否识悟相反药的之利弊,对药物的剂量及运用是否准确,是否能抓住病邪的本质。

《金匮要略》为四大经典之一,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掌握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研读,我是自己研读再配合倪海厦老师的《金匮》视频课程,如果你也需要,可以留言给我哦。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06-26 11:44 2楼
看过他讲的视频,确实不错,
⬅ 倪海厦老师《金匮要略》视频分享,带你领略《金匮》奥妙 老茶馆 减重=减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