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刘渡舟学医实录

2016-10-21 16:35 楼主
中医泰斗刘渡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伤寒大家、教育家。他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力倡仲景之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今天这篇文章正记载了中医临床家单志华先生跟师刘老、继承刘老中医经验、独立思考临证的实录。

我是 1979 年春节正式拜刘渡舟先生为师的。

记得大年初三那天,我拿着父亲的亲笔信来到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下同)宿舍的筒子楼二楼。表明来意后,刘老先考查了我的中医基本功(这之前我已随父亲学医三年),然后点点头说:“嗯,不愧是将门虎子。”还说:“放在过去,这一拜师,这辈子饭碗是不愁了。不过学医不能使人富,如果以发家致富为目的,就不要学医。”听后,我点点头。

后来老师告诉我,我是他“私人带徒的第四位弟子”。就这样,从 1979年2 月到 1983 年 10月,整整四年零八个月,我跟随老先生攻读中医经典,尤以《伤寒杂病论》着力最勤。

为了阅读方便,这里有必要先简单解释一下中医“伤寒”的概念。

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疾病的统称;狭义的伤寒即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伤寒杂病论》这部书是从狭义的外感风寒入手,引出广义的外感疾病及其并发症,进而以原发或继发的疾病形态涉及许多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所有这些内容,张仲景天才地以“六经”的理论框架辨析之、统括之。因而在中医学术史上,它是继《黄帝内经》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医治疗学体系的建立。

先生对我要求严格,“背功”是最基本的,用先生的话讲:“我的学生就得讲究‘背’。什么叫学问?肚子里得有几本书。”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文辞古奥,文意隽永,含蓄吐纳,非常耐人寻味。

在我正式学习这本书之前,先生要求我先背诵清朝《医宗金鉴》里的《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还有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等。那会儿年轻,记忆力没问题,工作之余用了几个月时间,基本背完。每次去先生处,他先考我书背得怎么样,然后再布置下一步。

张仲景的这部书历代医家有不少注释,首开其端的是金代成无己注本,据考证,成无己活了90 余岁,而用于注书的时间竟达 40 余年。其宗旨是本着《黄帝内经》为《伤寒论》做注解的。

先生属于“尊经派”,要求我详细阅读成无己的伤寒论注本,同时主要参考清朝伤寒大家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其时先生的著作《伤寒论通俗讲话》已经出版发行——这部书同样是我学习的重点,书被翻得纸边已经部分被“吃掉”。作为正式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学术准备与专业铺垫,我经历了大约 1 年时间。

这之后又用 1 年时间攻读背诵《伤寒论》 398 条原文、113 个经方(包括药味组成、剂量、煎服法),并进一步研读有代表性的注本。我按照先生定的学习单元,每结束一个单元,要写出学习体会,先生以提问答疑的方式条分缕析地解答我的问题。真正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后来我问先生,中医学院本科教材《伤寒论讲义》要求150 个学时结束,可我却学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太笨了?先生笑了,随口带出一句:“那(指教材)都是白搭。”他说:“学经典一定要落实到原著上,要跟张仲景‘说上话’。仲景方我们叫经方,药少而精,疗效惊人,有鬼斧神工之力,起死回生之妙。且方义隽永,药味精当,耐人寻味,不可思议。我是专搞伤寒的,你很幸运,跟你老师吃学术上的‘小灶’。”

先生作为全国统编教材《伤寒论》的主编,要我学的竟完全是他非常私人化的另一套教学法,联想到他说的“中医讲究传道,讲究传道之人”,我掂量出这“弟子”的分量。是的,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属“集体智慧”,最后由主编“审定”。有的“不传之秘”教材当然见不到,就是跟着老师随诊的学生也很难得到老师的“秘传”。

为什么当今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普遍临床能力不强?老师上课照本宣科,学生以“应试”为标准,哪来的实际本领和悟性?中医这门学科不拜师就很难有境界的升华。如同子贡评价他的老师孔子时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见《论语·子张》)所以,学习—升堂—入室,这三者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中医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学科,张仲景就讲:“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译成白话就是:如果不是才能高超见识高妙的人,怎么可能探讨其中的道理旨趣呢?

我除了按照先生的要求完成学习计划外,有时也帮助先生誊写他的书稿。1983 年,先生的《伤寒论十四讲》出版了。他送给我一本,扉页上写道:“志華贤契渡舟 83 年 4 月 3 日”这本近十万字的著作,高度浓缩了先生几十年的伤寒治学经验体会,是先生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就是先生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上旬,出版了一本《伤寒论临证指要》,老师同样签名送我一本。这本书不足八万言,但颇具大家风范,厚重耐读,有“秦松汉柏”风骨,气势磅礴,将《伤寒论》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以“辨非”“水证”“火证”三论一贯首尾,非常精彩。

时至今日,先生出版的著作有十余种之多(包括弟子和学生们挂老人家的名编撰的),我一概收藏。不过,以我今天的眼光看,我最喜爱的还是老师早年的著作,篇幅不长,“有干货”,写得实在,很切合实用。

在系统完成规定的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及清朝温病学派的代表医著后,我于 1983年 10 月学徒期满。老师亲自写了“书面鉴定”,其中有“该同学对所学书目均能领会其精神实质,且颖悟过人”这样鼓励性的评语。

如今先生去世整整十年了。老人家当年给我打下的扎实的中医基本功,让我受用一生。我还真切地记得他对我的谆谆教诲,先生说:学东西要讲究体系。什么叫体系?你的东西要能提得起来,麻线穿豆腐——提不起来,那不行。

【本文选自《中医传承思辨录:跟师刘渡舟 胡希恕 许振寰学医暨临证四十
年手记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单志华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01-06 06:49 2楼
怪不得听他讲得伤寒音频感觉跟同时代医家名人水平差那么多合着有私货
2018-01-07 23:07 3楼
继续更新
⬅ 中医宇宙时空生命全息学说及中医哲学集萃(终极版) 老茶馆 《<内经时代>补注》内容提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