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医现状的一点点看法。

2016-07-27 14:12 楼主
声明在先:不喜勿喷。
现在中医界已经是一片乱象。药量过小、脱离仲圣、理论专制、西医思维、缺乏革新……这一切都证明现在的中国中医界问题确实不小。
第一就是药量过小。
以方剂学《黄芪建中汤》为例。
【组成】 黄芪一两半(4克)芍药六两(l8克) 桂枝三两(9克) 炙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4枚) 饴糖一升(3O克)
说实话看到这量,我都着急——就这点量病人得喝多少付才能好啊!尤其是现在的黄芪,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现在的医生开方,基本量还是9克,细辛还在用3克,6克,附子还在用9克。
现在的药材,都是农药化肥充斥,以次充好,泡矾熏硫,过度炮制,有效成分还能剩下多少?不用仲圣的原量,中医哪年哪月能摘下“慢郎中”的帽子?中医是在治病,不是在捞钱。如果有了这个心理,药量自然就会开足,如果倒过来,9克桂枝,4克黄芪的笑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是脱离仲圣。
仲圣是一代医圣,万世医宗。这是一条既定的事实。而现在的医疗教学和诊疗实践中,只是套用方子,却学不到仲圣的开方思想。其实,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仲圣的方子用药极少,而主证极为鲜明,一旦狠狠抓住主证和药性,用药极少,且见效极为迅速,用药范围极广,一副标准量的桂枝汤,充其量也就10元左右,苓桂术甘汤、四逆散、芍药甘草汤、枳术汤等方更便宜。所以,在唯钱主义的医疗方针指导下,医生挣不着,医院没利润,触动了大小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这才是经方不用、死用、少用的根本原因。“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几十年过去了,毛主席的话还是那么鞭辟入里。
所以有人说仲圣是“历代最小气的医家”,其实,仲圣是将药性吃透了,看到了百病背后的根本矛盾,所以小药,量重,大效。
相比之下,“时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仲圣整体条理的思维差着天与地,但却和急功近利、头痛医头、形而上学的现代文化不谋而合。且时方由于抓不住根本矛盾,用药味数普遍多(当然也有例外),所以特挣钱。
但是,人民需要经方,中医的发展呼唤经方。只有经方,能让中医与西医平起平坐;只有经方,能让人民把中医作为治病的首选;只有经方,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理论专制是又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中医界对一些疾病的治法已经形成了定论,开方时往往形成思维定式。例如:
1、鼻炎必用苍耳辛夷,不论虚实。
2、黄芪建中汤必须是脾胃虚寒,而不是阴阳两虚才能用。
3、痤疮都是肺胃有火。
诸如此类。这些定论似乎已成为不成文的用药规范,导致出现了【看西医病名用中药方子】,【见证治证的怪圈】。
中医人不懂得革新,中医生不知道打问号。
西医思维。这个更是老生常谈。见炎症就是火,见心脑病就是瘀,见失眠就是心神不定心血虚,见癌症就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血压高就是肝阳上亢,遗精就是肾虚,怕冷就是阳虚……不一而足。不懂得革新,不懂得多打几个问号。
缺乏革新。中医这门学术,最不应该用标准化的学院统一讲授和考核,统一标准答案。因为一种病的治法不是一种,比如脾虚,有黄芪建中汤证,四君汤证,六君汤证,参苓白术散证等等,一病一方不现实,还会禁锢思想。看过我发的“医案考考”贴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一个芍药甘草汤,吃透了药性,又能治便秘,又能治咳嗽,又能治阳强,又能治尿频。一个苓桂术甘汤,吃透了药性,能治脾虚,腹泻,头晕,甚至眼病。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不适合中庸之道的中医药学。
“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办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我主张题目公开,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例如,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
(《毛主席论教育革命》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7-27 14:17 2楼
@梦回杏林 @zhongyi684055 @牙混混
各位先生指教指教。
2016-07-27 15:36 3楼
顶一个
2016-07-27 16:25 4楼
师法仲圣 说:
声明在先:不喜勿喷。
现在中医界已经是一片乱象。药量过小、脱离仲圣、理论专制、西医思维、缺乏革新……这一切都证明现在的中国中医界问题确实不小。
第一就是药量过小。
以方剂学《黄芪建中汤》为例。
【组成】 黄芪一两半(4克)芍药六两(l8克) 桂枝三两(9克) 炙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4枚) 饴糖一升(3O克)
说实话看到这量,我都着急——就这点量病人得喝多少付才能好啊!尤其是现在的黄芪,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现在的医生开方,基本量还是9克,细辛还在用3克,6克,附子还在用9克。
现在的药材,都是农药化肥充斥,以次充好,泡矾熏硫,过度炮制,有效成分还能剩下多少?不用仲圣的原量,中医哪年哪月能摘下“慢郎中”的帽子?中医是在治病,不是在捞钱。如果有了这个心理,药量自然就会开足,如果倒过来,9克桂枝,4克黄芪的笑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是脱离仲圣。
仲圣是一代医圣,万世医宗。这是一条既定的事实。而现在的医疗教学和诊疗实践中,只是套用方子,却学不到仲圣的开方思想。其实,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仲圣的方子用药极少,而主证极为鲜明,一旦狠狠抓住主证和药性,用药极少,且见效极为迅速,用药范围极广,一副标准量的桂枝汤,充其量也就10元左右,苓桂术甘汤、四逆散、芍药甘草汤、枳术汤等方更便宜。所以,在唯钱主义的医疗方针指导下,医生挣不着,医院没利润,触动了大小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这才是经方不用、死用、少用的根本原因。“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几十年过去了,毛主席的话还是那么鞭辟入里。
所以有人说仲圣是“历代最小气的医家”,其实,仲圣是将药性吃透了,看到了百病背后的根本矛盾,所以小药,量重,大效。
相比之下,“时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仲圣整体条理的思维差着天与地,但却和急功近利、头痛医头、形而上学的现代文化不谋而合。且时方由于抓不住根本矛盾,用药味数普遍多(当然也有例外),所以特挣钱。
但是,人民需要经方,中医的发展呼唤经方。只有经方,能让中医与西医平起平坐;只有经方,能让人民把中医作为治病的首选;只有经方,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理论专制是又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中医界对一些疾病的治法已经形成了定论,开方时往往形成思维定式。例如:
1、鼻炎必用苍耳辛夷,不论虚实。
2、黄芪建中汤必须是脾胃虚寒,而不是阴阳两虚才能用。
3、痤疮都是肺胃有火。
诸如此类。这些定论似乎已成为不成文的用药规范,导致出现了【看西医病名用中药方子】,【见证治证的怪圈】。
中医人不懂得革新,中医生不知道打问号。
西医思维。这个更是老生常谈。见炎症就是火,见心脑病就是瘀,见失眠就是心神不定心血虚,见癌症就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血压高就是肝阳上亢,遗精就是肾虚,怕冷就是阳虚……不一而足。不懂得革新,不懂得多打几个问号。
缺乏革新。中医这门学术,最不应该用标准化的学院统一讲授和考核,统一标准答案。因为一种病的治法不是一种,比如脾虚,有黄芪建中汤证,四君汤证,六君汤证,参苓白术散证等等,一病一方不现实,还会禁锢思想。看过我发的“医案考考”贴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一个芍药甘草汤,吃透了药性,又能治便秘,又能治咳嗽,又能治阳强,又能治尿频。一个苓桂术甘汤,吃透了药性,能治脾虚,腹泻,头晕,甚至眼病。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不适合中庸之道的中医药学。
“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办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我主张题目公开,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例如,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
(《毛主席论教育革命》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呵呵,有些时候,药量很少有可以获得好疗效。不能人云亦云。比如,太阳伤风,桂枝证,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所以要是量大了,也是浪费。所以以前一网友说,用经方,先开一剂。量可以大点,但是可以分几次服用。也不用过汗,服用后再根据病证再调整处方。我觉得这样也可以。我看一些医生,开药量大,且开6-7剂,有时一剂就可以。剩下的不就浪费了。
2016-07-27 17:19 5楼
zhongyi684055 说:
呵呵,有些时候,药量很少有可以获得好疗效。不能人云亦云。比如,太阳伤风,桂枝证,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所以要是量大了,也是浪费。所以以前一网友说,用经方,先开一剂。量可以大点,但是可以分几次服用。也不用过汗,服用后再根据病证再调整处方。我觉得这样也可以。我看一些医生,开药量大,且开6-7剂,有时一剂就可以。剩下的不就浪费了。
多付合一或者一副超大的拆成小的都是好办法。只是,桂枝汤要是像《方剂学》那样9g,6g地用,恐怕一副都发不出汗。
个人意见。
2016-07-27 17:37 6楼
师法仲圣 说:
多付合一或者一副超大的拆成小的都是好办法。只是,桂枝汤要是像《方剂学》那样9g,6g地用,恐怕一副都发不出汗。
个人意见。
没用过桂枝汤,经常用葛根汤,麻杏石甘汤。出汗麻黄用6到10克就出汗了。
2016-07-27 18:00 7楼
zhongyi684055 说:
没用过桂枝汤,经常用葛根汤,麻杏石甘汤。出汗麻黄用6到10克就出汗了。
学习了。
2016-07-27 18:14 8楼
李可老先生总结的主要药量:
方准药熟,足量才能取得疗效
辨证准确,谙熟药性,选对药方,还不够,有时还得用足量,才能取得疗效。
2001年曾接诊过另一例37岁男性糖尿病患者,在某医院住院20余日,西医以降糖片、胰岛素之类药品治疗,中医则按消渴证与服滋阴养津中药,口渴虽止,但身体异常消瘦困乏,血糖虽减,但还是时有起伏,小便比常人多数倍,诊其脉极沉细弱,舌苔中心剥落一片,且有干燥裂纹,饮食精神不振,小便时可嗅出糖气与烂苹果味。根据脉证诊为气虚下陷,津液不升,遂处方:黄芪30g,升麻6g,以升津液,佐以山药30g,生地30g,元参20g,麦冬20g以滋阴;并用川萆薢15g以固小便。
药进4剂,丝毫无效。思之再三才恍然大悟:此人脾气不足,失掉统摄糖质能力,故随津流出,黄芪量小殊难奏功,再之前医已服过许多滋阴养津药,脾已为水湿浸泡而壅遏,脾之不运必有瘀血水湿互阻,气不返而津不升,故口干不欲饮,法当用黄芪大补脾气,兼以活血化瘀并固肾关,遂又处方:
生黄芪90g,升麻6g升津补脾,桃仁10g,红花10g,血竭3g(为末冲服),郁金10g活血化瘀;苍术10g燥湿引入脾经,川萆薢10g利湿而固小便。此药连服两剂,血糖减少,尿量亦减。后每诊皆加黄芪30g,余药不变,渐加黄芪至每剂240g时,小便已近常人,尿中已无烂苹果味与糖气,化验尿中已无糖,血糖亦恢复正常,遂又将黄芪逐渐减少而服之,以善其后,到减至90g时停药观察,一年后亦未反复,此病治疗1个多月,服黄芪5000g多,始收全功。
治疗急危重症,需要大剂量用药

2000年10月6日,我在某医院治过一个心肾衰竭的病人,当天下午6时忽然不能说话,以手指比划心脏,示意此处极端痛苦,不能平卧,呼吸难以继续,面色晦暗,口唇指甲青紫,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汗出如油,舌红光无苔,脉浮虚大而数(260次/分),血压已测不出,气息奄奄,证属阳脱阴竭,危在倾刻,速予李可老师的“破格救心汤”:附子、山萸肉、干姜、炙甘草、红参(另煎浓汁对服)、生龙牡粉、麝香,因病势危急,用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8时许,病势未转,二剂时附子加量,病情稍稳定。11时又服第三剂,附子又加量,病势开始趋缓,至次日清晨6时,口唇指甲青紫已退,四肢转温,还不能坐起说话,脉亦变缓(90次/分),血压160/70mmHg,调理1个星期后出院。使用破格救心汤的关键是附子要重用,这个病人附子用至300g时,才转危为安。大家知道,因为附子毒性大,不敢用,我在临证中常用大剂量附子抢救危重病人,其毒性正是起死回生的药效之所在。
一味药治病,剂量就得大
◎大剂甘草治脱症
谙熟药性,治病时有时不用方剂,只用一味药也能治好病,甚至收到奇效。当然,用一味药治病,剂量就得大。下面举一些我治过的例子。有一60岁男性患者,一连好几天心跳心慌,头上出汗,身上无汗,严重时甚至突然晕倒在地,诊其寸脉大而实,余脉皆正常。此为脱症,时间长了也危险。我用甘草60g,先熬了喝,又再泡着喝,一剂即愈。此即“甘以缓之”也。
◎重剂白术治疗产后失眠
有一位20多岁妇女,产后失眠已3个月,严重到通宵不眠,遍服中西药无效,疲惫不堪,痛苦异常,奶水也没有了。我诊其脾胃脉沉弱,显然是脾虚胃弱所致。前医根据《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用半夏秫米汤也没效。我开了白术60g令其煎服,当天即能睡3~4个小时,连服10天后,已能睡7~8个小时,饮食也增加了,奶水也有了。此因土主镇静,土气不足亦睡不着,非大补脾土难以奏功。
◎生地120g养血除痹
有一40来岁男子,很瘦,全身疼痛,吃什么药都没效。诊其脉大而空(血少),《金匮要略》说:“男子平人,脉大为劳,脉极虚亦为劳”,此为劳病,我令其每天用生地120g,煎水服之,服了近半个月才不疼了。瘦人多火,此人是血不足的“痹证”,用大剂生地滋阴(补血)降火就不痹了。《神农本草经》说生地“除痹”,除的就是这种“痹”,不是什么痹都除。
◎120g甘草梢引经利尿
有一个10来岁小儿患尿血1年多,瘦弱不堪,尿黄赤疼痛,尿到石地板上都染上黄赤色,难以清洗掉。前医开的都是导赤散、八正散等利尿止血药均无效。我给他开了120g甘草梢,让分四五次煎服,服了第一煎尿就变白色了,药尽病愈。甘草梢清火解毒,又能利尿,不须引经药,以梢导梢,服后药力一下子就到了膀胱,杂药乱投反而无效。
仙鹤草120g止肺癌咯血
我举以上这些例子,主要是想说明,作为中医,一定要知道光按照教科书或药典上规定的剂量用药,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久治不愈的疑难病、急危重症,必须用大剂量才能提高疗效。像肺癌晚期病人一口一口地咯血,我常在辨证方中加入仙鹤草120g,三五剂药就能止住咯血,不咯血了,病情好转,病人也增加了用中药的信心,有的竟神奇般地治愈了,有的延长了寿命。这些大剂量用药是我个人在实践中摸索的经验,仅供大家参考,不能照搬,辨证不准确,大剂量用药就会出差错。
总之,剂量大小一定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该大则大,该小则小,不可一概而论。
李可:汉代度量衡器“权”,推算古方剂量1981 年考占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复称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 克,1斤为250 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并且沿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著。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原方为炙甘草2 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 枚(破八片),按古今折算,取原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 枚,大者20~30 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 ~10 克,干姜6 ~9克,炙甘草6克。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无怪乎中医治心衰,十有八九要失败。不是经方不灵,而是我们未能继承仲景先师的衣钵真传。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权”的发现,是中医界复兴的大好契机,可惜对中医界震动不大。只有上海柯雪帆教授一人,闻风而动,广为传播。而且立即理头于临床研究,用炙甘草汤原方试治多种心脏病取得惊人的疗效,令人振奋与感佩!我们身在基层前沿阵地的中医,对此极为敏感。60 年代中期,我已对历史上习用的经方剂量,发生怀疑,每遇重危急症,如心衰濒死病人,辄用伤寒四逆汤类方原方原量投治。主药附子则加一倍、两倍、三倍,破格用药,有100 多例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及人出血导致的心衰濒死病人,协同西医进行抢救,绝人部分是西医放弃治疗,由我单用中药,一剂药附子用到200克以上,一昼夜按时连服3 剂,附子总量达500克以上,使这些现代西医院宣布死利的病人,全部起死回生,我把此方定名为“破格救心汤”。80 年代之后,把六经主方及常用《金匾》要方,唐宋以前久经考验的效方,全部重新整理,按古今折算法厘订剂量,置于案头,以备检索。《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宝库中之宝库,有强大的生命力!仲景上承内难,博采百家,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仲景学说是中医学活的灵魂,是中医取之不尽的源头之水,是攻克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仲景六经辨证之法,使我们洞悉病机,见病知源,以病机统百病,则百病无所遁形。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复实践领悟,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中医整体素质的唯一途径。
2016-07-27 18:29 9楼
《伤寒杂病论》用汉代计量
1 石=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1 撮 = 2 克
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
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
一钱匙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1 龠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
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实1 枚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
厚朴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12 克
2016-07-27 19:17 10楼
师法仲圣 说:
《伤寒杂病论》用汉代计量
1 石=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1 撮 = 2 克
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
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
一钱匙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1 龠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
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实1 枚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
厚朴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12 克

师法仲圣 说:
李可老先生总结的主要药量:
方准药熟,足量才能取得疗效
辨证准确,谙熟药性,选对药方,还不够,有时还得用足量,才能取得疗效。
2001年曾接诊过另一例37岁男性糖尿病患者,在某医院住院20余日,西医以降糖片、胰岛素之类药品治疗,中医则按消渴证与服滋阴养津中药,口渴虽止,但身体异常消瘦困乏,血糖虽减,但还是时有起伏,小便比常人多数倍,诊其脉极沉细弱,舌苔中心剥落一片,且有干燥裂纹,饮食精神不振,小便时可嗅出糖气与烂苹果味。根据脉证诊为气虚下陷,津液不升,遂处方:黄芪30g,升麻6g,以升津液,佐以山药30g,生地30g,元参20g,麦冬20g以滋阴;并用川萆薢15g以固小便。
药进4剂,丝毫无效。思之再三才恍然大悟:此人脾气不足,失掉统摄糖质能力,故随津流出,黄芪量小殊难奏功,再之前医已服过许多滋阴养津药,脾已为水湿浸泡而壅遏,脾之不运必有瘀血水湿互阻,气不返而津不升,故口干不欲饮,法当用黄芪大补脾气,兼以活血化瘀并固肾关,遂又处方:
生黄芪90g,升麻6g升津补脾,桃仁10g,红花10g,血竭3g(为末冲服),郁金10g活血化瘀;苍术10g燥湿引入脾经,川萆薢10g利湿而固小便。此药连服两剂,血糖减少,尿量亦减。后每诊皆加黄芪30g,余药不变,渐加黄芪至每剂240g时,小便已近常人,尿中已无烂苹果味与糖气,化验尿中已无糖,血糖亦恢复正常,遂又将黄芪逐渐减少而服之,以善其后,到减至90g时停药观察,一年后亦未反复,此病治疗1个多月,服黄芪5000g多,始收全功。
治疗急危重症,需要大剂量用药

2000年10月6日,我在某医院治过一个心肾衰竭的病人,当天下午6时忽然不能说话,以手指比划心脏,示意此处极端痛苦,不能平卧,呼吸难以继续,面色晦暗,口唇指甲青紫,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汗出如油,舌红光无苔,脉浮虚大而数(260次/分),血压已测不出,气息奄奄,证属阳脱阴竭,危在倾刻,速予李可老师的“破格救心汤”:附子、山萸肉、干姜、炙甘草、红参(另煎浓汁对服)、生龙牡粉、麝香,因病势危急,用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8时许,病势未转,二剂时附子加量,病情稍稳定。11时又服第三剂,附子又加量,病势开始趋缓,至次日清晨6时,口唇指甲青紫已退,四肢转温,还不能坐起说话,脉亦变缓(90次/分),血压160/70mmHg,调理1个星期后出院。使用破格救心汤的关键是附子要重用,这个病人附子用至300g时,才转危为安。大家知道,因为附子毒性大,不敢用,我在临证中常用大剂量附子抢救危重病人,其毒性正是起死回生的药效之所在。
一味药治病,剂量就得大
◎大剂甘草治脱症
谙熟药性,治病时有时不用方剂,只用一味药也能治好病,甚至收到奇效。当然,用一味药治病,剂量就得大。下面举一些我治过的例子。有一60岁男性患者,一连好几天心跳心慌,头上出汗,身上无汗,严重时甚至突然晕倒在地,诊其寸脉大而实,余脉皆正常。此为脱症,时间长了也危险。我用甘草60g,先熬了喝,又再泡着喝,一剂即愈。此即“甘以缓之”也。
◎重剂白术治疗产后失眠
有一位20多岁妇女,产后失眠已3个月,严重到通宵不眠,遍服中西药无效,疲惫不堪,痛苦异常,奶水也没有了。我诊其脾胃脉沉弱,显然是脾虚胃弱所致。前医根据《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用半夏秫米汤也没效。我开了白术60g令其煎服,当天即能睡3~4个小时,连服10天后,已能睡7~8个小时,饮食也增加了,奶水也有了。此因土主镇静,土气不足亦睡不着,非大补脾土难以奏功。
◎生地120g养血除痹
有一40来岁男子,很瘦,全身疼痛,吃什么药都没效。诊其脉大而空(血少),《金匮要略》说:“男子平人,脉大为劳,脉极虚亦为劳”,此为劳病,我令其每天用生地120g,煎水服之,服了近半个月才不疼了。瘦人多火,此人是血不足的“痹证”,用大剂生地滋阴(补血)降火就不痹了。《神农本草经》说生地“除痹”,除的就是这种“痹”,不是什么痹都除。
◎120g甘草梢引经利尿
有一个10来岁小儿患尿血1年多,瘦弱不堪,尿黄赤疼痛,尿到石地板上都染上黄赤色,难以清洗掉。前医开的都是导赤散、八正散等利尿止血药均无效。我给他开了120g甘草梢,让分四五次煎服,服了第一煎尿就变白色了,药尽病愈。甘草梢清火解毒,又能利尿,不须引经药,以梢导梢,服后药力一下子就到了膀胱,杂药乱投反而无效。
仙鹤草120g止肺癌咯血
我举以上这些例子,主要是想说明,作为中医,一定要知道光按照教科书或药典上规定的剂量用药,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久治不愈的疑难病、急危重症,必须用大剂量才能提高疗效。像肺癌晚期病人一口一口地咯血,我常在辨证方中加入仙鹤草120g,三五剂药就能止住咯血,不咯血了,病情好转,病人也增加了用中药的信心,有的竟神奇般地治愈了,有的延长了寿命。这些大剂量用药是我个人在实践中摸索的经验,仅供大家参考,不能照搬,辨证不准确,大剂量用药就会出差错。
总之,剂量大小一定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该大则大,该小则小,不可一概而论。
李可:汉代度量衡器“权”,推算古方剂量1981 年考占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复称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 克,1斤为250 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并且沿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著。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原方为炙甘草2 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 枚(破八片),按古今折算,取原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 枚,大者20~30 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 ~10 克,干姜6 ~9克,炙甘草6克。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无怪乎中医治心衰,十有八九要失败。不是经方不灵,而是我们未能继承仲景先师的衣钵真传。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权”的发现,是中医界复兴的大好契机,可惜对中医界震动不大。只有上海柯雪帆教授一人,闻风而动,广为传播。而且立即理头于临床研究,用炙甘草汤原方试治多种心脏病取得惊人的疗效,令人振奋与感佩!我们身在基层前沿阵地的中医,对此极为敏感。60 年代中期,我已对历史上习用的经方剂量,发生怀疑,每遇重危急症,如心衰濒死病人,辄用伤寒四逆汤类方原方原量投治。主药附子则加一倍、两倍、三倍,破格用药,有100 多例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及人出血导致的心衰濒死病人,协同西医进行抢救,绝人部分是西医放弃治疗,由我单用中药,一剂药附子用到200克以上,一昼夜按时连服3 剂,附子总量达500克以上,使这些现代西医院宣布死利的病人,全部起死回生,我把此方定名为“破格救心汤”。80 年代之后,把六经主方及常用《金匾》要方,唐宋以前久经考验的效方,全部重新整理,按古今折算法厘订剂量,置于案头,以备检索。《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宝库中之宝库,有强大的生命力!仲景上承内难,博采百家,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仲景学说是中医学活的灵魂,是中医取之不尽的源头之水,是攻克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仲景六经辨证之法,使我们洞悉病机,见病知源,以病机统百病,则百病无所遁形。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复实践领悟,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中医整体素质的唯一途径。

师法仲圣 说:
声明在先:不喜勿喷。
现在中医界已经是一片乱象。药量过小、脱离仲圣、理论专制、西医思维、缺乏革新……这一切都证明现在的中国中医界问题确实不小。
第一就是药量过小。
以方剂学《黄芪建中汤》为例。
【组成】 黄芪一两半(4克)芍药六两(l8克) 桂枝三两(9克) 炙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4枚) 饴糖一升(3O克)
说实话看到这量,我都着急——就这点量病人得喝多少付才能好啊!尤其是现在的黄芪,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现在的医生开方,基本量还是9克,细辛还在用3克,6克,附子还在用9克。
现在的药材,都是农药化肥充斥,以次充好,泡矾熏硫,过度炮制,有效成分还能剩下多少?不用仲圣的原量,中医哪年哪月能摘下“慢郎中”的帽子?中医是在治病,不是在捞钱。如果有了这个心理,药量自然就会开足,如果倒过来,9克桂枝,4克黄芪的笑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是脱离仲圣。
仲圣是一代医圣,万世医宗。这是一条既定的事实。而现在的医疗教学和诊疗实践中,只是套用方子,却学不到仲圣的开方思想。其实,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仲圣的方子用药极少,而主证极为鲜明,一旦狠狠抓住主证和药性,用药极少,且见效极为迅速,用药范围极广,一副标准量的桂枝汤,充其量也就10元左右,苓桂术甘汤、四逆散、芍药甘草汤、枳术汤等方更便宜。所以,在唯钱主义的医疗方针指导下,医生挣不着,医院没利润,触动了大小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这才是经方不用、死用、少用的根本原因。“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几十年过去了,毛主席的话还是那么鞭辟入里。
所以有人说仲圣是“历代最小气的医家”,其实,仲圣是将药性吃透了,看到了百病背后的根本矛盾,所以小药,量重,大效。
相比之下,“时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仲圣整体条理的思维差着天与地,但却和急功近利、头痛医头、形而上学的现代文化不谋而合。且时方由于抓不住根本矛盾,用药味数普遍多(当然也有例外),所以特挣钱。
但是,人民需要经方,中医的发展呼唤经方。只有经方,能让中医与西医平起平坐;只有经方,能让人民把中医作为治病的首选;只有经方,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理论专制是又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中医界对一些疾病的治法已经形成了定论,开方时往往形成思维定式。例如:
1、鼻炎必用苍耳辛夷,不论虚实。
2、黄芪建中汤必须是脾胃虚寒,而不是阴阳两虚才能用。
3、痤疮都是肺胃有火。
诸如此类。这些定论似乎已成为不成文的用药规范,导致出现了【看西医病名用中药方子】,【见证治证的怪圈】。
中医人不懂得革新,中医生不知道打问号。
西医思维。这个更是老生常谈。见炎症就是火,见心脑病就是瘀,见失眠就是心神不定心血虚,见癌症就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血压高就是肝阳上亢,遗精就是肾虚,怕冷就是阳虚……不一而足。不懂得革新,不懂得多打几个问号。
缺乏革新。中医这门学术,最不应该用标准化的学院统一讲授和考核,统一标准答案。因为一种病的治法不是一种,比如脾虚,有黄芪建中汤证,四君汤证,六君汤证,参苓白术散证等等,一病一方不现实,还会禁锢思想。看过我发的“医案考考”贴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一个芍药甘草汤,吃透了药性,又能治便秘,又能治咳嗽,又能治阳强,又能治尿频。一个苓桂术甘汤,吃透了药性,能治脾虚,腹泻,头晕,甚至眼病。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不适合中庸之道的中医药学。
“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办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我主张题目公开,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例如,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
(《毛主席论教育革命》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师法仲圣 说:
多付合一或者一副超大的拆成小的都是好办法。只是,桂枝汤要是像《方剂学》那样9g,6g地用,恐怕一副都发不出汗。
个人意见。

中医学校《方剂学》教材经方药量比例存在的问题(个人观点)
一、方剂学教材上的用量比临床略为保守,是出于用药安全的考虑,我觉得可以理解;
二、现在药材的质量确实下降了不少,这个情况也应酌情考虑,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三、有些方子完全不按经典原方的用量和比例,效果可能相去甚远,这个问题需重视:

1、擅减药量--建中换作缓补:中专版《中医学概要》1996年版[小建中汤]芍药(炒)10克、桂枝4.5克、炙甘草3克、生姜(切)6克、大枣12枚、饴糖30克||张仲景《伤寒论》原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
2、乱改比例--退热功效大减:中专版《中医学概要》1996年版[小柴胡汤]柴胡12克、黄芩9克、制半夏(洗)9克、炙甘草、生姜各6克、大枣4枚||张仲景《伤寒论》原方<柴胡半斤、黄芩 人参 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3、君臣倒置--救逆变成补阳:中专版《中医学概要》1996年版[四逆汤]附子6克、干姜4.5克、甘草(炙)12克||张仲景《伤寒论》原方<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2016-07-27 20:22 11楼
医圣的经方,使用时,我感觉跟药物浓度的关系,差别不大,反而是跟辩证的关系很大,如果证对,药即使稀了点,一样有效,我就是这样低量的用过桂枝汤
⬅ 牙痛难忍,中医实用方教你如何摆脱 老茶馆 大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