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源闲话】42 平气第二

2016-01-10 06:56 楼主
平气第二
***********************************
子曰:
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一切不以平气爲目的的治疗,都是瞎折腾。
***********************************
上文说的是“平人”。
“平人”就是一个标准、一个参照物。
与“平人”的标准不相吻合的,就都是“病人”了。
那么,医生治病,就是要把“病人”出现异常的“变化”,再调整回“平人”的状态,这就是“治病”了。
所以,治病好坏的标准,准确地来说,不在所谓的“疗效”。而在,——“平气”!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因为很多所谓的“疗效”,都只是以症状、以数据作为参考标准的。症状清除的再干净、数据调整的再完美,只要病人没有“平气”,这些表现都是个“渣”。反过来说,只要病人已经“平气”了,即便眼下病人的症状可能还在,就已经可以预期病人康复的时间了。所以,病人康复与否,最核心的指标,就是【平气】。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1-10 06:56 2楼
所谓的“平气”,就是要把病人出现错乱的气机,平复回正常的“平人”状态去。《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所以,简单来说,“平气”,就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使失常的气机,重行回到正常的状态去。这里要提醒的是,在人体内,阴阳是“平衡”的状态。而不是“平均”的状态。所谓的“平衡”的状态,是指在人体内,阴阳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标准常态。而在这个“常态”中,阴阳并不是完全“均等”的。就是这种“不完全均等的阴阳平衡”,把人分成“五行人”的五类。这种人与人的差别,是需要正视的。知道了人分“五行”的差异,在临床治疗中,“平气”就要结合病人的具体特性,来有区别地执行,不能什么人都是一个标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标准,他自己的“阴阳平衡”就是他自己的标准。医生在“平气”治病的时候,不能矫枉过正了。《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就有这个意思。不仅如此,所谓的“无过”,就是无偏胜、无不及的意思。

“平气”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病人色、脉恢复正常。也就是恢复“平人”色脉。
2016-01-10 06:57 3楼
“平气”有两层意思。
1、是指“平人之气”。
2、是指“使病人恢复到平人之气”。

在临床上面对具体病人的时候,首先要根据病人的身体、脏腑情况,以及五行属性,推知病人的“平气”当如何。《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曰平,……”——这就是推知该病人完全健康的身体脏腑、经脉的状态。然后,再以这个“平气”的标准作为治病的方向,从而在行针、用药等治疗中逐步达到使其气平复到这种状态去。——这就是治病过程中的“平气”了。
不过,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能达到“心明”“眼明”“手明”。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这个“察阴阳所在”,就要找到疾病的所在。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求医生要有足够的“心明”。——所谓的“心明”,就是要能深刻认识、理解人体、脏腑、经络、气机、病机、病因、生理、病理、药理、药力等等,这些都是对医者自身要求的“心明”。这些都是要求医生对中医的诸多基础理论的精通和融贯。当然,仅有这些“心明”还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精深的“四诊”来作支持,从而达到“眼明”。——所谓的“眼明”,就是要能够精准地察知疾病所在。
具备了“心明”、“眼明”的基础上,就能了解疾病病因、病理;以及察知疾病所在。这些都具备了,还得依靠“手明”来完成治疗,就是看医生有没有能力“调之”。——所谓的“手明”,就要求医生对 组方、药力或行针针法等治疗手段的精准驾驭和运用。
2016-01-10 06:58 4楼
总之,临症治疗,给药要能做到“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应对病体,恰到好处。过用,超过的部分则足以“乱气”;不足,则药力不足以“平气”。
所以,没有“心明”、“眼明”、“手明”,是不可能做到“平气”的。只有达到这“三明”,才能做到出微入细、得心应手。精微、谨慎处,如绣花一般。所以,说实话,“平气”是个细功活。大刀阔斧只能出疗效,是不能做到“平气”的。
“平气”只在精微处,没有出微入细的手眼,很难做到。
所以,要想达到“平气”的目的,不简单的。
如果医生在“平气”的时候,出现了矫枉过正,这就是不是“平气”,而是“乱脉”了。

《灵枢·根结篇》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
简单来说,所谓“平气”,就是恢复“气机平衡”。也就是平衡其阴阳而已。

现在,很少有人讲“平气”了,只说有没有“疗效”。
一切以“效”为度。一切为“效”服务。为了所谓的“疗效”,甚至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效】,就真的那么重要?
话说【效】,当然重要。
但是,不是你能看到的所有【疗效】都是好的。那种“驼背直了,人死了”的“疗效”,不是治病,是“种病”、是害人。
2016-01-10 07:15 5楼
【平气】,是内经的内容。如今很少有人再提及了。恐怕,与现在医生不重视【气】,甚至看不见【气】,有关。

不知道【平气】,只知道【取效】,西医就是是一个典型。但是,反思来看,经过西医治疗的病人,有几个能幸免而不被【乱脉】的?

中医,不仅仅要【取效】。更要【平气】。
2016-01-11 02:33 6楼
“平气”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病人色、脉恢复正常。
学习了,谢谢老师!
⬅ 张镜人:运动神经元病案二则 老茶馆 【宗源闲话】43 平脉第三·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