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伯华先生学术经验介绍

2010-05-23 18:08 楼主
北京同仁医院孔嗣伯口述 支楠 马小丽 整理

先父孔伯华先生名繁棣,字伯华,別号不龟手庐主人(1884年~1955年),原籍山东曲阜。先父少年刻苦读书,曾随先曾祖宦游于河北各地,先曾祖善歧黃之术,耳闻目染,日久学医渐成先父所好。1910年先父就京师之邀,委职于外城官医院,颇得名家言论,尤兼研诸家经典,吸收各家之长,终成一家之言,先后在京应诊五十余年,活人无算。

1929年反动政府图谋取消中医,先父联合同道,在北京创立医药协会,奔走呼吁,不遗余力,终而迫使反动政府取消前议。此后重视医学人才培养,与肖龙友先生合力创办国医学院,毕业学生达七百人,后华北地区有效于医者,多出于此。

解放后,孔伯华先生曾任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研究委员会委员及北京市中医学会顾问等职。现谨将先父生前在医学研究方面的经验和特点,概括地介绍出来,尚希多加批评指正。

强调辨证保护元气

先父认为,中医在临床不能单纯地去看病,而是应该照顾到病人的整体。他特别强调“元气”在人体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病邪之能使人体发病,都是由于人身元气不足的缘故,设若人体本身自卫的元气很强,病邪就不可能使人体生病,所以元气充足,确能起到对人体的“内腠闭拒,虽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的主要作用。

他在辨证方面主张:“医之治病,首先在于认证,将证认清,治之则如同启锁,一推即开”。认证之法,先辨阴阳,以求其本,病本即明,虚、实、寒、热,则迎刃而解,辨证施治,参、术、硝、黄并能起死,芩、连、姜、附尽可回生。

在治疗方面认为:无论祛邪与扶正,都是为了达到恢复和充足元气的目的,至于祛邪扶正之孰先孰后,那就必须在临证之时,参机应变,辨证论治。他说:“邪之与正,二者并至,扶正可以祛邪,祛邪亦即安正,是互为因果者也。孰先孰后,必须因人、因地、因时而施,不可先有主见……盖论病有久暂不同,缓急之异,则祛邪与扶正之治,须在灵活……”。

两纲六要不能平列

孔师强调阴、阳为两纲,表里、寒热、虚实为六要,不同意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并列为八纲的说法。他指出:“辨证论治,全凭纲要,纲者两纲,曰阴、曰阳;要者六要,曰表里寒热虚实。故阴阳者,医道之总纲领也,六要者,病变之关键也。医者既提纲挈领,又要把握关键,则病无遁形,了如指掌矣”。

熟读经旨不泥于古

先父在治学方面主张:志于医者,首先应熟读《内经》,而后逐步参悟经旨。阅读诸家医,一定要抱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掌握取长舍短,去粗存精的学习方法,以防犯“食古不化”或“断章取义”的错误,他反对妄用成方的错误做法。

脉贵有神意在匀和

先父对于脉诊,有如下看法,他认为“诊脉之时,必静心凝神,手按之,意致之,三部九候反复而摩审之,使精神完全灌注于指端,则脉之性状,自然显于指下。倘心有他营,气有妄动,则其体难辨,指下难明矣”。又论病脉多见弦象曰:“无论病程久暂,体质强弱,性别男女,邪气盛衰,切其脉,或多或少总有弦象且多兼数。余尝思其故,盖以诸病多生于郁,郁而不舒,则不遂肝木条达之性,于是肝病,故脉多见弦。郁未有不病火者,火未有不由郁者,是以脉弦而多兼数也”。

重视肝脾之关系

先父在对待“病机”的认识上,就我浅显的体会,乃是本着“风雨寒热,不得虚,故邪不能独伤人……”的经旨,指出内因是一切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基础,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至于使正气受伤的原因,他首先强调脾为后天之本,以及脾胃表里一体在人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且重视脾胃和肝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亦其所谓“脾胃有病必系其肝,肝病必系于脾胃”者也。

正确认识温病之传变

叶氏指出的营卫气血,乃说明外感温病轻重时期不同,病势浅深之不同,其意并非病邪,真入营、入卫、入气、入血也,要在示人以辨明表、里、浅、深及治疗缓、急、先、后之门径耳。吴鞠通的三焦论治,亦不过说明温病之轻重深浅而已,非病邪果真严格居于上焦、中焦、下焦也。

用药重石膏

先父善用石膏,病家曾送“石膏孔”美誉,石膏一药,一般皆谓其性味大寒,实则其性凉而微寒,味咸而兼涩,乃清凉退热,解肌透表之专药,凡外感内伤,病确属热,投无不宜。据先父临证之所验,谓石膏“其体重能泻胃火,其气轻则解表肌,生津液,除烦渴退热疗狂,宣散外感温邪之实热,使从毛孔透出,其性之凉并不寒于其他凉药,但其解热之效,远较其他凉药过之,惟气血虚在所当禁”。

先父行医五十余年来,颇得医家信仰且侪辈尤推崇其对温热病的治疗,实则先父对于温热以外的其他杂病,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亦很擅长。由于个人水平所限,对于先父的学术经验体会不够,其中谬误之处,更所难免,尚希同道多予指正。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北京名医孔伯华,口口相传“石膏孔” 老茶馆 孔伯华先生学术思想—重体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