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泉:浅谈养生六原则

2011-11-13 12:54 楼主
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健康和长寿从古至今就是人类普遍的愿望。人类的健康长寿与自然界、先天禀赋、疾病因素以及后天调摄息息相关。即使先天禀赋过人,如果不注意后天保养,也会早衰和夭折。养生的方法虽多,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原则。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11-13 12:58 2楼
(一)顺应自然,法于阴阳

人与自然息息相通。随着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人体也有相应的节律变化与之适应。只有按照自然界春温春生,夏热夏长,长夏湿、长夏化,秋凉秋收,冬寒冬藏的规律养生,才能祛病延年,历代养生家均把顺应自然作为防病保健的重要措施。人类若能顺应自然界的环境变化,注意适应四季的摄生方法及每日昼夜晨昏的调养,执天道生杀之理,法四时运用而行,则疾病不生,益寿延年。
2011-11-13 13:10 3楼
(二)形神合一,精神调摄

医学强调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了“形神相因”说,认为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促进人体健康与延年益寿,不良的精神刺激可使人致病。《素问·八正神明论》:“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气血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说明养神必须首先养形,同时,养形也必须注意养神。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正常的情志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说明情志异常则损伤人体阴阳与脏腑,产生各种病证。《内经》将情志生害概括为气机的逆乱,《素问·举痛论》指出七情所伤则产生“气上、气缓、气消、气下、气乱、气结”等病理变化,而致百病丛生。五志过激还可直接伤及脏腑,《内经》反复强调“和喜怒”是“智者之养生”之道。所以,中医学对于情志活动,一再强调节制,即主张静,反对太过。《内经》还首次从医学角度提出了静神以摄生防病的思想。中医学认为,排除私欲杂念,保持乐观的情绪,开朗的性格,高尚的涵养,是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
2011-11-13 13:19 4楼
(三)注重内因,补脾益肾

中医学认为,养生的根本问题在于充实人体的正气,即真气。《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本源于先天,但也需要自然界之清气以及后天水谷之气的充养,才能生生不息。养生学说尤其重视肾气的保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详细论述了肾气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现代许多研究都表明,肾虚与衰老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其次要重视脾胃的保养,也是养生学说的重要内容。由于老年人先天肾气已衰,必须依赖后天水谷精微来补养。若脾胃不健,后天生化无源,则更易折年损寿。因此,无论肾气、脾胃之气,都是从顾护人体正气出发,从而提高机体自我调节的机能和抗病能力,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2011-11-13 13:20 5楼
(四)注重锻炼,勤于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素问·上古天真论》重点提出了“和于术数”以养生的重要意义。所谓“术数”,据王冰注“术数者,保生之大伦”,即指各种养生之道,其中包括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内。华佗进一步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动,病不得生……”所以,中医学虽然重视运动,但也反对过劳,强调适度,并且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011-11-13 13:22 6楼
(五)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食物是供给人体营养的来源,脾胃是人体运化、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食饮有节”,维护脾胃化源,是重要的养生方法。起居有常,就是指生活要有规律。自然界的气候环境,在四季与昼夜之间都是在变化的。人体气血运行、盛衰及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因而,人们的日常起居生活与应之相适应。《寿亲养老新书》:“行处坐卧,晏处居处,皆须巧立制度。”强调了作息制度的重要性。
2012-01-17 11:35 7楼
没有特别的意思。我只能够说是要慎重而尔
⬅ 男性吃什么可以预防前列腺炎 老茶馆 玫瑰花酿酒,治疗乳腺增生的千古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