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方法——火针法

2011-09-24 18:51 楼主
火针的针体一般较粗,以往多用铜制,近来用不锈钢制造,还有用钼丝、钨丝等材料制成耐火细针。粗者长约三、四寸,直径约0.5~1毫米。根据深刺、浅刺或单针刺、多针刺的不同,其形式有几种:用于单针深刺的,形与毫针相似,针柄多用竹或骨质包裹,以避免烫手。用于浅刺的,针身比较细短,装在一个木质柄上,便于叩刺;有的为了加强刺激,在针柄上同时装上3~9枚钢针,形状与皮肤针上似。

另有三头火针,为三针缠成一体,每针直径0.75毫米,以及火鍉针(针头为黍粒状,形同鍉针),火铍针(针形同铍针)等。

【适应症及主要刺激区】

一、适应症

现代多用于下列病症:痹症、胃下垂、胃脘痛、泄泻、痢疾、阳萎、瘰疬、风疹、月经不调、痛经、小儿疳积、扁平疣、痣、顽癣、痈疽、腱鞘囊肿、血丝虫病、象皮腿等。

二、主要刺激区

以病变局部穴位、阿是穴及病灶区为主要治疗部位,亦可取病变邻近穴位。

【操作方法】

在选定穴位或部位上,先用碘酒棉球消毒后,再用75%的酒精棉球脱碘。根据病人情况,对惧痛者用1%普鲁卡因(可加入0.1%盐酸肾上腺素,以防出血)作浸润麻醉约2分钟后进行针刺。操作方法有深浅二种。

1、深刺法:适用于外科疾病,如痈疽、瘰疬以及大脚风(象皮腿)等病。用于排脓时,针要选择粗些;用于阴症坚肿,使其起消散作用时,当选择细针。刺时先将针身在酒精灯上烧红,对准病变病位,迅速刺入,立即退出,随即用棉球按住针孔。

2、浅刺法:一般应用于风湿痛,对顽癣等一些皮肤病也可应用。操作时,将装有木柄的针具在酒精灯上烧红,轻轻地在皮肤表面叩刺。一般的风湿痛及肌肤冷麻等病,只要用单针浅刺即可;若治疗顽癣等,可采用多针浅刺的针具。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在使用火针前,必须把针烧红才能针刺;其次要根据病情、年龄、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及血管深浅情况正确掌握针刺深度。一般而言,四肢、腰腹针刺宜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穴位针刺宜浅,可刺1~2分深。主要应据病变深浅为准,以针芒达到或接近为度;浅刺时,叩刺力量不能太猛,须均匀、稀疏,以免造成表皮剥脱。火针一般间隔3~6天治疗一次,病程按病情、体质而定。

【注意事项】

一、治疗前宜检查针具,发现有剥蚀现象的不宜再用。

二、火针刺激强烈,体质虚弱者、小儿及孕妇应慎用或不用。

三、熟悉穴区解剖,避开血管、肌腱、神经干及内脏器官,以防损伤。

四、面部慎用火针,因火针刺后有可能留下较小的疤痕,因此除治面痣和扁平疣等外,面部一般不用火针。

五、针后局部出现红晕或红肿未能完全消失时,则应避免洗浴,以防感染。

六、针后局部发痒,忌用手抓搔,以免感染。

七、针孔处理:如针刺1~3分深,可不作特殊处理,若针刺较深,针后可用消毒纱布敷贴,用胶布固定1~2天,以避免感染。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12-10 22:52 2楼
- 火针法 -

【概述】
火针法,古代又称为焠刺,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以后刺人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一治法,在我国秦汉时代已经应用。

【器具药物】
火针针具针体较粗,现代多采用不锈钢制成。分为两种。一种用于单针刺,即为26号或27号毫针,长2~3寸,直径0.5~1毫米。其针柄上多用竹或骨质包裹,以避免烧灼时烫手。另一种用于多针浅刺,针身比较细短,外形像皮肤针,头部装有3~9枚针,另有一根木质的柄。

【操作方法】
先根据病情选定穴位或部位,用2%碘酒消毒后,再用75%乙醇棉球脱碘。有两种针刺方法。
(1)深刺:须用长针,以右手持针,左手固定穴位,将针在酒精灯上自针身向针尖逐渐烧红,对准穴位,迅速刺人,稍停,随即退出,然后用消毒棉球按揉针孔。针刺时,须细心谨慎,动作要敏捷,一刺即达到所需深度。深刺的深度在0.3~0.5寸(1~1.7厘米)之间。
(2)浅刺:多用装有木柄的多针针具,在酒精灯上烧红,轻轻地叩刺皮肤表面。主要用于治疗面积较大的顽固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及牛皮癣等。
病变范围较小的,可用单针针具点刺。

【适应病症】
目前火针用得较多的病症为:风湿痛、淋巴结核、象度肿、神经性皮炎、痣、疣等。

【注意事项】
使用火针深刺时,必须避开血管与内脏,以防发生不良后果。浅刺时,叩刺力量不能太猛,不可忽轻忽重,须均匀、稀疏,这样才不致于发生随针剥脱表皮等事故。
⬅ 针刺方法——棒针法 老茶馆 针灸手法——运气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