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田景福:莫道斯人已远去 举头如见音容在

2011-08-26 13:28 楼主
诸国本

一部当代中医史,田景福是难得的当事人和见证人之一。1954年初,他从东北调到中央卫生部人事司工作,正值卫生部个别领导在中医工作上犯了方针性错误,受到中央严厉批评和处分。田景福身临其境,感受极深。他在大学里学的是西医。1957年反右运动中受到不公正对待,下放青海,自学中医,善用中西两法治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尝到了中医工作的甘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回到卫生部工作,不久任命为中医司司长,为中医工作的恢复和发展尽心竭力。他深谋远虑,迎难而上,在原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和胡熙明支持下,中医司一方面拨乱反正,深入贯彻中医政策,恢复和加强中医机构建设;一方面举全国之力,成立了中风、厥脱、血证、痛证、热病(南北两片)、剂改等七个中医急证协作组,以图从根本上提高中医临床水平,改变中医“慢郎中”的形象。1984年1月4日,他和崔月犁、胡熙明一起参加了国务院第94次常务会议,亲历了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的那一刻,回来后立即写了《国务院第94次常务会议记录》。这份手稿已经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要的历史档案。

田景福1958年到青海,1980年回北京。这段时间,我也在青海工作,但彼此并不相识。1978年以后,我开始在青海省卫生厅负责中医工作,经常到北京开会,才与田景福有了交往。1985年三四月间,青海省卫生厅接到中医司通知,派我参加代表团于年底赴斯里兰卡和泰国访问。那时斯里兰卡政府成立了传统医学部(我们翻译为土医部),卫生部利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经费,让中医司派人去考察,田景福为代表团团长。这是我和景福第一次亲密接触,觉得他既有水平,又有风度,心甚仪之。1986年我调国家中医管理局工作,与景福朝夕相处,更感到十分亲切。那时整个领导班子,好像一驾艰难爬坡的马车,只知道使劲地往前拉。对中医事业的共同理解,重如泰山的振兴责任,拂之不去的忧患意识,把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田景福作为胡熙明的主要副手,四处奔波,多方协调,殚精竭虑,不知疲倦。领导班子中,他年龄最大。退休以后,我和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洪魁私底下叫他“老大”。一起参加什么活动,只要“老大”在,我们就很放心。如今景福一走,我有一种茫然若失、不知所措的感觉。

景福年长。1987年上半年赴南方调研,劳累过度,病了一场。此后心脏功能一直不好。但他善于调摄,健康状况维持得不错,大家都称他养生有方。今年4月底他体检以后,5月初患了感冒,住院治疗。我到朝阳医院去看他。他说,“不是感冒,是肺炎”。但他精神很好,自认为只要抗过感染,调理一下,即可出院。加上他自我保健意识较强,因此我对他这次住院,没有十分在意。谁知几天以后,说是肺部真菌感染,病情危重。即着又转入急救病房,陷入昏迷。苏醒后,6月26日,我和洪魁去探视。他特别兴奋,戴着氧气面罩,用颤抖的手,在小板上写“肾(可能是“肺”字之误)功能衰竭了”。我们尽力安慰,依依不舍而别。7月3日晚,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马继红主任告诉我,田局长走了。正好我次日早晨要去广西调查仫佬、毛南、京三个少数民族的民族医药,于是连夜赶到他家里,在灵堂前默哀。我告诉他我要出差,要走得很远,这几天回不来了。我向他告别。他从来就是最支持我工作的,我请他原谅。夜很黑,灵堂的灯光很暗。他的遗像带着亲切的笑容,却显得特别清晰。这笑容一直留在我心里。

我和景福,与其说是同事,不如说是君子之交。他礼贤下士,洁身自好。我过分拘谨,不善社交。他走了以后,我写了两句话:亦师亦兄亦友,长者风范,学者风度,宰相肚里曾行船。无酒无剑无琴,青年从医,中年从政,百姓眼中不朽人。

他就是这样一个大写的人,不朽的人。他到了天上,一定会安息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8-26 13:29 2楼
沉痛悼念我们的父亲



爸爸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是那么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久久挥之不去。恍如梦中醒来,知道再也见不到亲爱的爸爸时,泪如涌泉,心中一阵阵的痛。

从我们记事起,就觉得爸爸像一位巨人、像一座山,依偎在他的身上,我们会觉得特别安全和幸福。长大以后,我们才逐渐懂得这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父亲虽然参军上学,但没有打过仗。在他的身上有柔情儒雅的一面,也有刚烈正直内涵。当他经历人生低谷的时候能从容面对,既讲究策略,又不失人格,我们从未见过爸爸悲观失望。晚年时爸爸常对我们说,当年他始终有一个信念,就是党不会抛弃他们,他利用当时在图书馆工作的便利条件,整理和阅读了大量的中医文献,并于70年代初前往河北中医学院进修学习,学成归来后,他兴奋地对我们说,真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它不但可以悬壶济世,而且可以教你做人。从此,他就痴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

随着科学春天的到来,年近半百的他又回到了卫生部,当组织部门征求他的意向时,爸爸坚定地说:去中医司(下放前在干部司),他认为虽不能直接为人民群众诊病治病,但可以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不知疲倦、废寝忘食、各地奔走,为进一步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深入调研,提供第一手资料。连他最疼爱的小孙女见到他时都说,爷爷再不回来我都不认识你了。他常说:一定要把曾失去的宝贵时间补回来。离休之后,他仍然关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并多次受中医药局委派前往各地巡视、做好参谋工作、积极参加与中医药有关的座谈会、研讨会等,开拓自己的眼界,尽量使自己的认识和当前的中医形势不脱节、不落后。爸爸去世前不久,参加座谈会回来说:当前中医形势很好,这和领导班子年轻化、有朝气、有魄力、团结和睦、踏实肯干、礼贤下士密不可分,可以说中医事业的第三个春天已经到来了。他始终认为,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坚持的,中医药有强大的生命力。

爸爸执着地热爱着中医药事业,在重症监护病房里,仍然鼓励前来探视的中医药科研人员,要为中医药的发展努力工作。由于呼吸机限制了说话,爸爸吃力地用笔把这些鼓励的语言写在小黑板上。

离休之后,除了外出事务、写写文章,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照顾我们的妈妈。妈妈大爸爸四岁,从小青梅竹马,曾被戏称为“大媳妇小女婿”,属自由恋爱。就这样一个“大媳妇”,参加革命工作比爸爸还早。在爸爸被下放后,她忍痛将七岁女儿送回老家,带着年仅五岁的儿子,追随爸爸而去。由于多年的高原生活,妈妈的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不到五十岁就离休了,因体弱多病,有时难免急躁、发发脾气,爸爸就成了出气筒,但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他生气不耐烦,采取装聋作哑、转移妈妈注意力的方式,不用说话,战事休矣。妈妈私下和我们说:和爸爸生活了几十年,他从未和我红过脸。爸爸经常鼓励妈妈多走路,既可强身健脑、又可增强食欲,但走路时又怕妈妈不小心摔倒,就牵着妈妈的手走。久而久之,爸爸就成了妈妈的“拐棍”,由于天长日久手腕用力,结果出现了“腱鞘炎”,可爸爸无怨无悔,悄悄贴块止疼膏,老俩口又手牵着手高高兴兴地散步去了。

妈妈去世后,爸爸表面看上去很坚强,做出一副自己什么都能干的样子。但是我们心里清楚,他是怕儿女分心影响了各自的工作,我们经常偷偷看到,每当他外出归来或节假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在妈妈相片前点上一炷香,说上几句话。望着白发苍苍的老父亲,想起他们六十多年的相濡以沫,心中一阵酸楚,同时也对他们忠贞的爱情充满了敬意。

安息吧!爸爸。

你是带着对祖国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欣慰含笑而去的。(田义 田沈)
2011-08-26 13:29 3楼
悼念我们深深敬爱的田爷爷



今天我们揣着感恩的心,怀着感激的情,沉痛悼念我们的田爷爷!

回顾这十几年和田爷爷陈奶奶共同相识相处的日子,一切的一切感觉就像发生在昨天,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静静地回想爷爷奶奶慈祥可亲的笑容,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冲刷着我们心里的阵阵悲痛,真的好想念我们可敬可亲的爷爷奶奶。

我(周云枝)是来自河北农村的一个小女孩,从小父亲就去世了,为了减轻家里负担,1994年我初中刚毕业就来到了北京,来到了爷爷家里,帮助料理家务,与爷爷和奶奶共同生活了5年多。北京是座让人憧憬的城市,对我来说充满着神秘与陌生,爷爷奶奶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我,而且爷爷教育我:年纪还小,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多学习、多看书才能提高自己,这样你们会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学无止境,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爷爷奶奶资助我学费,让我在北京得到重新学习的机会。叔叔阿姨常给我们买学习用品。现在我是首都医疗战线上的一名中药师了,并且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我工作以后,小娟、小雪相继来到爷爷家帮助做家务,她们又各自陪伴爷爷奶奶5年。爷爷奶奶同样资助她们读书,如今,小娟财会专业毕业后在北京的一个公司做了会计,也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和小宝宝。小雪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即将毕业,也将走上工作岗位了。我们能有今天美好的生活,能够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全靠爷爷奶奶一家人的鼓励和资助。二老是我们生命中的恩人,也是改变我们命运的贵人。二老的相继离去让我们无比悲痛。

我从补习高中文化课程起步,考上了北京中医药进修学校,学习了三年。毕业后通过了成人教育考试,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就读中药专业。在爷爷一家人的鼓励和帮助下,我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部门考试,取得了中药师的职称。回想那段学习的日子,我从学校下课回到家,叔叔阿姨已经做好饭,进屋就能吃到热呼呼的饭菜,放下碗筷马上返回学校上课,心里感到好幸福。虽然远离自己的父母,离开自己的故乡,但在爷爷家里依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爷爷奶奶对我们跟自己家的孩子一样,虽然我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有浓浓的亲情,我们已经完全融入到了这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

爷爷奶奶对我们说:“我们尽力资助你们这几个从农村勇敢出来的孩子, 就算是在家里为你们建立一座希望学校。但是主要的还是靠你们自己努力,将来你们要独立面对社会和生活,现在要努力克服文化基础差的劣势,一定要刻苦学习。”爷爷奶奶日常督促我们认真做作业,当我们通过考试时,爷爷奶奶非常高兴,还要举杯祝贺一下。在这个温暖家庭的点点滴滴,是我们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坎坷的强大动力。

爷爷常说,“老老实实做人,堂堂正正做事,一定要保持农村孩子朴实、勤劳、能吃苦的好习惯,这是你们今后工作和生活的立身之本。走入社会要诚恳待人,团结同志;更要认真刻苦地工作,热爱生活”。这些记在心里的话,是我生活工作的方向。二老一生胸怀坦荡、乐于奉献、相携相伴、互敬互爱、笑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爷爷奶奶那种高贵人品和慈爱之心,永远是我们的楷模!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做人的指南。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做一个有用的人,为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以告慰爷爷奶奶的在天之灵。

我们在这里送去对爷爷奶奶无限的思念!敬爱的爷爷奶奶您们安息吧!(周云枝 小娟 小雪)
⬅ 培养中医要习经典重师承 老茶馆 抗菌药限令催热中药抗菌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