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再造散

2010-03-30 11:10 楼主
【出处】《伤寒六书》

【分类】解表剂-扶正解表

【组成】黄芪(6克)人参(3克)桂枝(3克)甘草(1.5克)熟附子(3克)细辛(2克)羌活(3克)防风(3克)川芎(3克)煨生姜(3克)

【功效】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用法】“水二盅,加大枣二枚,煎一盅。槌法再加炒白芍一撮,煎三沸,温服。”

【禁忌】斟酌。

【方解】麻黄细辛附子汤与再造散皆有助阳解表功用。但前方以麻黄与附子、细辛相配,为专于助阳发汗之剂,宜于素体阳虚,复感寒邪者,后方不仅用桂枝、羌活、防风、细辛及附子,更配大补元气之人参、黄芪,敛阴和营之白芍,故助阳解表之中,兼有益气健脾、调和营卫之功,宜于阳虚气弱,外感风寒者。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8-18 18:26 2楼
组成:黄芪6g人参3g桂枝3g甘草1.5g熟附子3g细辛2g羌活3g防风3g川芎3g煨生姜3g。另枣二枚,加赤芍共煮。

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简捷记忆:再造桂枝汤,芪附芎人羌辛防。

功用: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方解:方中人参、黄芪、附子补气助阳,既能助药势以鼓邪外出,又可预防阳随汗脱;桂枝、细辛、羌活、川芎、防风疏风散寒,以解表祛邪。芍药合营,炒则寒性减,起佐制之功;煨生姜温胃,大枣滋脾生津,合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调营卫而资汗源。甘草和诸药。

1、细辛为阳虚外感之必用药。

2、为防药运无力,故用川芎。

附方: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6g,附子9g,细辛3g。功用:助阳解表。主治:少阴病始得,反发热,脉沉者。
2011-08-23 21:39 3楼
再造散

《伤寒六书》

【组成用法】黄芪(6g) 人参(3g) 桂枝(3g) 甘草(1.5g) 熟附(3g) 细辛(2g) 羌活(3g) 防风(3g) 川芎(3g) 煨生姜(3g) (原书无用量)夏月,加黄芩、石膏;冬月,不必加。水二盅,枣二枚,煎至一盅,槌法,再加炒芍药一撮,煎三沸,温服。

【本方功用】助阳益气,发汗解表。

【适用范围】阳气虚弱,感冒风寒。头痛身热恶寒,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等证。

【方义讲述】因为再造散又一个情况了,它几乎是以补药为主,因为它的症状是一个特殊的证,它的名字叫无阳证,实际上就是病人的阳气很虚弱,又受了风寒。按原书说无汗,此为无阳证,所以这是助阳解表的方子,就是外感风寒表实,汗之而不汗的,就是用辛温发汗解表的药吃了以后汗不得出的,是因为它的阳气不足,阳气虚的很了。汗所以出来,一个是阴津,一个是阳气,有阴津无阳气,它鼓动不出来,有阳气而无阴津,那么你要叫它出汗它也没有汗可以出来,可以打这么个比喻,一个是功能,一个是物质,这是这么个情况。当然这上面可以见到阳虚的证,在讲义上所以除了表寒证以外,它还一些阳虚证,那么这个方子,它是以助阳益气为主体,而以解表药配合起来的,辛温解表这个方法跟它配合。

它这个方子有一些用药特点的方面可以学习,首先它有人参、黄芪、桂枝、甘草,那么这四个药,它实际上桂枝改成肉桂是保元汤,保元汤在补益剂里面,就是人的阳气,元阳不足来用它,但那是肉桂,这是桂枝,这是一个。另外它在解表的药里面,它又用了这个,用了羌活、防风、细辛,加上桂枝,它是来辛温解表的,它这右边助阳气的,这个跟这个合起来,人参、附子、甘草、黄芪,它这又是补助阳气的,而附子跟桂枝、细辛、防风、羌活合起来,它又变成散风寒的药,在这个另外它又有这些药。

那么它这个特点就在于看起来这么多药,一共12味药,但是互相之间配的十分有意思,那么这意思配的在那儿哪?它既考虑了阳气,又考虑了发散风寒,又要使得出汗而不至于伤人的阳气,从总的方面来看,它是体现这么个精神,所以气、血、阳它都考虑到了,它吸取伤寒的几个方子的特点在里面,麻黄汤、桂枝汤、麻附细辛汤、麻附甘草汤,它都吸取进去了,它通过这几个方子的精神它给它组成,因为作为表寒证无汗它是应该用麻黄的,但是考虑到人体的阳气虚,吃了发汗药,汗不得出,又有阳虚的见证,说明了是阳气不足,虽用麻黄而无汗,所以又考虑到麻黄它是能够鼓舞阳气的,但是加重麻黄以后强烈发汗,可以造成亡阳的大汗,可以造成亡阳的后果,因此舍弃了麻黄不用。那么再一个它从伤寒上麻附并用,跟细辛,它是少阴病,这底下专门把这两个方子再讲了,它也考虑这个方子用药太峻,太猛,虽然有附子可以助阳,但是气还不够,所以它考虑到用解表来说,用桂枝、细辛、羌活、防风。因为阳气不足、阳气虚,必然寒深,必然寒邪伤人就深,所以它要用入至阴之分的,也就是少阴的细辛,从里往外发,那么用它们两个药代替麻黄跟桂枝相配,这样更好的发汗。它从四个发汗的药里面,就要考虑既要达到辛温发汗的目的,又要防止用了一些药之后有亡阳之弊,所以避开麻黄不用。那么在这个补气补阳的时候,用了人参、黄芪、附子、甘草,温阳益气,而黄芪用在里面不仅是加强了补气的作用,它还有个防止汗出过多的问题,所以它这个情况,用这个黄芪除了补气以外,另外就跟那个麻黄加术汤、越婢加术汤用那个白术一样,就是防止汗出多,防止象麻黄这样一类药汗出多耗伤阳气,所以不仅仅是不用,还用了它这个作用来防止这些发散药、解表药使这个阳气耗散太过,或者是除了阳气耗散太过以外呢,或者是汗出过多,黄芪可以固表嘛,益气可以固表。它为了这个,加强了活血的药,用川芎跟赤芍,这样呢,气血一和,因为它是阳虚,而不是阴虚,所以它在补了阳气以后,再加上活血的药,就能够更好的通调血脉,使汗出,因为血汗同源,所以我们讲了好几种话,尽管意思不同,津液了,阴津了,血了,实际上都是一个东西,在这儿来说,都是汗的物质基础,所以它通过川芎跟赤芍来活血,活血以后就更好的配合汗出,但是还唯恐赤芍性寒,唯恐它凉了,因为它前提是表寒而阳虚,所以它赤芍还炒一炒,这个在讲义上第一次印刷时掉下两药来,掉个赤芍,掉个大枣,如果后来印可能加进去了,所以它这个都考虑赤芍能够凉血,影响到出汗,所以既用赤芍散血之功,又要炒一炒,制它的凉性。那么在这个地方用上生姜和大枣,并不是用它来发散的,它是要更好的使它鼓舞卫气,温卫行气,跟大枣配合升腾脾胃升发之气,而不使它再作为发表的药来用了,因为发表的药已经有了,不宜过多,所以它这个地方生姜还要煨一下。所以它这个药非常细致 ,用的,在它的配伍的方面,也非常讲究,因为这个证也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证,不危险在它的表寒,而危险在它的阳气之虚,如果这样表证不解,它很快的由于阳气虚而要变成里寒证,那转身就可能出现其它四逆类的情况,因此这个方子是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之下用的,那么把它丢开以后,我们再看看两个附方。一个附方是麻黄附子细辛汤,一个是麻黄附子甘草汤,都是用麻黄跟附子相配,助阳发汗,都是治疗阳气虚,寒伤人深,不仅是表有寒,里也有寒,因此你要治疗的时候,必须表里之寒并治,而要治里寒,就必须扶阳,所以麻黄跟附子并用,或者叫太少两感,太阳、少阴。当然这里面从原文上有个区别,少阴病是不应该发热的,如果是见了少阴病证,就是“四肢不温,脉微细,但欲寐”,这些情况,说明它阳气虚,说明它有寒,可是它见了这些,它相反的发热,它这个发热就要区别了,因为这个是《伤寒》讲的内容,这儿也不能太多讲,因为也没从《伤寒》讲起,因为它这个你要注意它这个发热跟假热是两回事,就注意这个问题,这个地方讲的发热就是发热,跟那个格阳的假热两回事,它是“始得之”,就是刚开始得。它是用的麻黄附子加上细辛,因为细辛刚才讲,至阴,少阴,人身最深处的寒,它最善于驱除这里的寒,独活也有这么个情况,所以刚才提到羌独活治身半以下,治少阴伏寒,就是这个,所谓伏,因为深,在里。可是如果是“少阴病二三日”没有里证的话,那就用甘草而不用细辛了,从这个问题底下可以看出,对麻黄的顾忌是相当注意,在刚开始得的时候,病程不长,对阳气的损害不大,所以可以用麻黄跟细辛并用,配合附子,到了两三天以后,不见里证,那就不用甘草了,甘缓了,来缓和它峻烈之性,这是它作为《伤寒》上的一个用法。

至于治疗水气的问题,那是另外一回事,水气是《金匮》上讲的,也用麻附甘草汤。那换句话说,在这个时候,不主张太强烈的发汗、解表,所以回过来再看再造散这个证,就可以从这一点来理解它处处避开麻黄,但是又要达到辛温解表的作用,所以它用桂枝跟羌防同时用,加上细辛,因为它是无阳,有一些症是无阳,但是表证又很明显,因此必须这样来治疗它。那么在这个地方还要说一下细辛的问题,因为我们到这个时候为止,都讲的细辛的好处,就提过一次,细辛用量过多,能够令人气闷而绝,因此用细辛的量不能大,它味道特别辛散,容易耗伤真气。另外根据它的入经,它是入的肾经,所以在肾阴虚而有寒,当然它这个阳也虚了,在这样的情况细辛也要注意用法,它用了以后能够使肾中的虚阳上浮,能够出现假热,能够出现面色的假红,所以在这儿顺便再补充前面讲的一句,小青龙汤证千万要跟寒饮肾不纳气区别开来。如果寒饮而肾阳虚极,而肾不纳气的时候,用小青龙汤很要注意,麻黄、细辛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药,将来这个问题在讲到黑锡丹的时候再提一提。那么在这个地方这样讲了以后,就说明了它用赤芍它的特点,防止细辛,防止桂枝过散,这药里面夹杂关系同样很多,所以必须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清楚以后才能理解到在这样的危重证的时候如何来处理,通过这样的处理也学会了药的特点的配伍作用,所以前后的药,说它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不是用一个方子来证明它,要用多个方子,多数人的使用经验来证明它,因为一开始讲到麻黄,我引了李时珍的话,不能说李时珍是权威,每句话都是对的,我们也要看看李时珍也是总结各家经验而来的,所以通过各种方面可以知道。这个地方它是助阳的,这些问题比较好办,因为助阳必须要用甘温,要用辛热,而表寒证要用辛温来治,所以它这两个在方子配伍当中从总的温字来说是一致的,因此就是防止它的温太过,特别温燥太过而已,这还好办。

作为阴虚的表证,因为阴虚的表证都表热,可是有的时候它受的寒还没有化热,或者说它素来有血证,那就得注意,极容易出血。这些情况都是经验过,你比如有一个,这话比较早,解放以前的事,那么有一个病人是结核性空洞,原来有吐血病,好不容易把它吐血的病治好了,有一天正好夜里感冒,就找个人说感冒,想必找个人问题不大,结果这人就用的桂枝,而且桂枝的量用大了,就一煎药吃,马上就吐血了,所以我记得说过,药见效它有时候没这么快,药吃反了见效是相当快的,所以这样正好讲到滋阴凉血来解表,那么它是针对阴虚血虚的人,特别是有血证的人,要注意这个问题,就是有咳血、吐血、衄血,有这些情况要注意。


摘自《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2011-09-16 19:53 4楼
名称:再造散

组成:苦参8两半(油炒),干漆1两,甘草5钱,川山甲(炒)2两。

出处:《外科大成》卷四。

主治:大麻疯,眉落脚烂底穿者。

用法用量:每服5分,用鲜蟹2只,杵烂取汁,加酒调服,日2次。至10日,则长肉生眉。

制备方法:上为末。
⬅ S 参苏饮 老茶馆 Z 朱砂安神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