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黄连解毒汤

2011-08-18 17:18 楼主
黄连解毒汤
方出《肘后备急方》,名见《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黄连三两(9g)黄芩 黄柏各二两(各6g) 栀子十四枚,擘(9g)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疽;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乃火毒充斥三焦所致。火毒炽盛,内外皆热,上扰神明,故烦热错语;血为热迫,随火上逆,则为吐衄;热伤络脉,血溢肌肤,则为发斑;热盛则津伤,故口燥咽干;热壅肌肉,则为痈肿疔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皆为火毒炽盛之证。综上诸症,皆为实热火毒为患,治宜泻火解毒。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生地、丹皮以清热凉血;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疔疮肿毒者,加蒲公英、银花、连翘,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
4.使用注意 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8-20 09:46 2楼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黄连12克、栀子14枚(约9~10克)、黄芩9克、黄柏9克(用量是按古方比例酌定而成)。

本方名曰解毒,中医学认为热极则称火毒或毒火,解毒即清泻极热之火邪。方中用黄连直泻心经毒火为主药,黄芩泻肺火为辅药,黄柏泻肾火为佐药,栀子通泻三焦之火从膀胱而出为使药。此方集中大苦大寒之品,为苦寒直折之药,能泻其盛已极之火,而救被火炽之阴。主用于一切火热狂躁,谵语不眠,面赤心烦,大热干呕,口燥咽干,血溢之吐血、衄血,热甚发斑,或服泻下药后,大便不实而热仍不退,及疮疡疔毒等。

黄连解毒汤、大承气汤、清营汤皆可用于治疗谵语狂躁。但黄连解毒汤适用于上、中、下三焦皆热,火热尚未集结于阳明之腑,毒火上扰,神昏谵语,狂躁烦乱,虽身热大便仍通畅,舌苔黄腻者;大承气汤则主用于热邪集结于阳明之腑,肠中有燥屎,大便秘结不通,数日不行,腹部硬满,邪热上扰神明,日晡谵语,甚则寻衣摸床,舌苔黄褐厚而少津之证;清营汤则适用于热邪入营,火热炽盛,神明受扰而谵语,身热为夜甚昼轻,大便不利,口反不渴,或身出红疹,舌质绛红者。

本方加生大黄,名栀子金花汤,可使三焦火热从大小便而出,适用于黄连解毒汤证兼有大便不通者。水泛为丸,名栀子金花丸,治同汤,可用于火盛而便秘者。我常用栀子金花汤加炒苏子9克、白前9克、炒莱菔子9克、全瓜蒌30克、紫苑12克、枇杷叶15克,用于治疗心肺有热咳嗽、痰黄、口干咽燥,甚至痰中带血,舌苔黄腻,大便干燥者,效果很好。

本方去黄柏、栀子,加大黄,名三黄汤,用于治疗三焦实热,尚未酿成毒火,大便秘结者。

本方去黄柏、栀子,加甘草,名二黄汤,主治上焦火旺,头面肿,目赤肿痛,心胸、口鼻发热,或口舌面部生疮毒者。本方加甘草可使芩、连之性留连膈上,缓缓而下。

黄连解毒汤、三黄汤、二黄汤、凉膈散比较:黄连解毒汤治三焦毒火炽盛,大便通畅,苔黄仍腻(未伤阴津)者;三黄汤治三焦火热实证,尚未酿成毒火,大便秘结者;二黄汤治上焦火旺,面目红肿,口舌生疮,口鼻气热,大便通畅者;凉膈散治上中二焦火盛,大便结实者。张洁古在凉膈散中去芒硝、大黄,加桔梗,治上中二焦火热,大便通畅者,与二黄汤治上焦火热,大便通畅者,意义相仿。同是清热泻火之方剂,而其中又分上下、缓急、轻重不同,可见方剂的加减变化,治法的分合转化,实无穷尽。

我曾用黄连解毒汤加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板兰根10克、银花12克、连翘15克、白芷6~9克、桔梗5克,并随证稍事加减,治愈因服野菜中毒,头面红肿热痛,至颈而止,目不能睁,心烦不食,病势猛烈,大便尚通,舌苔黄厚,脉弦滑而数的患者。3剂药后,肿消红退而脱白皮,又加减前方调理两次,共三诊而愈。


摘自《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著)
2011-09-09 21:16 3楼
名称: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3两,黄柏2两,黄芩2两,栀子14枚。

出处: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一引《崔氏方》。

主治:一切实热火毒之证,三焦热盛。症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目赤睛痛,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便血,甚或发斑;外科痈疽疮疡。现亦用于胆道感染、脓疱疮、湿疹等属于实热火毒壅盛者。

用法用量:水6升,煎取2升,分2次服。

各家论述:1.《医方考》:用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肝之火,黄柏泻肾火,栀子泻上下之火。 2.《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手少阳药也。三焦积热,邪火妄行,故用黄芩泻肺火于上焦,黄连泻脾火于中焦,黄柏泻肾火于下焦,栀子泻三焦之火从膀胱出。盖阳盛则阴衰,火盛则水衰,故用大苦大寒之药,抑阳而扶阴,泻其亢甚之火,而救其欲绝之水也,然非实热不可轻投。 3.《删补名医方论》:君以黄连直解心经火毒也,黄芩泻肺经火毒,黄柏泻肾经火毒,栀子通泻下焦火毒,使诸火毒从膀胱出。

附注:解毒汤(《保命集》卷中)、火剂汤(《脉因证治》卷上)、黄连黄柏汤(《伤寒总病论》卷三)、既济解毒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六引《修月鲁般经》)、三黄解毒汤(《外科十法》)、三黄汤(《不居集•下集》卷四)。
2011-09-09 21:17 4楼
名称: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1分,黄芩半两,芍药半两,栀子。

出处:《伤寒活人指掌图》卷四。

主治:大热作呕,语呻吟,不得眠。

用法用量:水3盏半,煎至1盏半,去滓,分2服。

附注:方中栀子用量原缺。
2011-09-09 21:17 5楼
名称: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山栀、牛蒡子、甘草、防风、荆芥、知母、石膏、桔梗、玄参、木通。

出处:《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主治:时令暄热,麻痘初发热。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2011-09-09 21:18 6楼
名称: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生地各等分。

出处:《痘科类编》卷四。
主治:麻疹已出,烦躁谵语,热甚昏迷,不省人事者。痘出纯紫赤色,血热气实也。

用法用量:水煎服。

附注:《幼幼集成》有牛蒡子。
2011-09-09 21:18 7楼
名称: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桔梗、连翘、土贝母、丹皮、甘草梢、黄芩、生地、白僵蚕、玄参。

出处:《幼科直言》卷五。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胎瘤游风。

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犀角丸。
2011-09-09 21:19 8楼
名称: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生地黄、芍药、甘草、木通、车前草、僵蚕、桔梗、连翘、牛蒡子、荆芥。

出处:《准绳•幼科》卷四。

主治:痘出三两朝,身中热烙,焦紫无红活色,枭炎猛烈之甚也;或眼红睑赤,或小便涩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

加减:或去僵蚕、翘、芥,加紫草茸、灯心;热甚,加柴胡、地骨皮;饱胀,加全瓜蒌、枳实、山楂;气弱,不用枳、楂。
2011-09-09 21:20 9楼
名称: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玄参、连翘、栀子、花粉、陈皮、甘草、竹叶。

出处:《幼科直言》卷二。

主治:痘见苗,以至起长,一切烦热火症,或眼目赤红,或腮咽肿痛,或生口疮,或牙痛,或衄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2011-09-09 21:20 10楼
名称: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2钱,黄芩2钱,黄柏2钱,栀子2钱,柴胡2钱,连翘2钱。

出处:《回春》卷二。

主治:伤寒大热不止,烦躁干呕,口渴喘满,阳厥极深,蓄热内甚,及汗吐下后,寒凉不能退其热者。嗜酒不育,脉六部洪大,重按则觉微细无力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制备方法:上锉1剂。
2011-09-09 21:21 11楼
名称:黄连解毒汤

组成:贝母、当归、赤芍药、黄连、独活、紫草、红花、荆芥穗、陈皮、生地、甘草、菖蒲。

出处:《诚书》卷十五。

主治:皮燥口苦痛疮。

用法用量:水煎服。
⬅ X 犀角地黄汤(芍药地黄汤) 老茶馆 L 凉膈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