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势落实方证‘结构联络图’

2018-02-23 21:09 楼主
十一、《伤寒论》六经辨势落实方证‘结构联络图’
马桢伟 2006年9月


㈠以《伤寒杂病论》方证联络为“搜索平台”

当代有人认为:如果说《黄帝内经》是开发中医师大脑的最佳“驱动软件”,那么《伤寒杂病论》则是贯通中医哲理与方技的最佳“搜索平台”;如果说《黄帝内经》是出世文明向入世文明过渡的编程软件,那么《伤寒论》则是入世文明面向大众的对接平台windows系统窗口。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搜索平台都必须首先建立在一个科学的、非线性的、但却必须线性反映的“结构联络图”,(有地图才能搜索),就《伤寒论》而言,六经病况的整体分类演绎无疑就是这张基础“结构联络图”。如果六经辨证对应于人体六大区域的划分,那么方证对应自然对应下级道路分支,此前人早有明示:“六经为纲,方证为目”。故学习《伤寒论》,研究张仲景思维,如果不懂得需首先下功夫研究六经病况的整体分类演绎及其原理这张联络图,没有整体联络图,哪来搜索平台?没有整体把握,何以局部对应?此古人言:不谋天下者,不足以谋一城;今人言:不协调整体者,不足以治局部。《伤寒》六经辨势【搜索引擎】倘若离开整体基础“结构联络图”【搜索平台】,岂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然当今许多浅涉中医者,不知浅陋而又妄想一步登天,因为临床使用伤寒方剂,时有复杯而愈之效,总以为《伤寒》就是一招简单‘方证对应’解决一切!这看似“大道至简”,实质“崂山道士”!满世界的秘方秘招特技传授……后学大多心态浮躁,总想“一招鲜,吃遍天”,结果个人或许尝到了一点中医‘鲜’头,但中医学术整体却由此“渐趋末法”……!长此以往,面上中医必然离开张仲景思维--中医核心搜索软件渐远,现代中医‘渐趋末法’也许是其必然!


笔者浅陋,查阅多种中医典籍和教科书,唯借用前人之总结,以‘方-证’与‘主要证候’为搜索引擎,试立《伤寒》《金匮》“六经辨证辨脉辨势”基本框架联络图,但愿由此能让更多中医后学明白:中医博大精深,并非空穴来风,实在先须有大量小学阶段的线性基础沉淀(注:就现代科学而言,整体唯有先被分解为线性,才有科学‘量值’之表现,但仅凭某一线性因果对应之科学量化很难还原全局,即使是现代中医超越量化的“症候群”属性对应也恐怕并非张仲景六经辨证本意!)故笔者以为,就当今不能“知天道,致中和”的普通中医而言,大凡唯有先通过明白此六经辨证背后的“结构联络图”把握整体,才能有望真正明白张仲景“病脉证并治”三级思维贯通,才能让《伤寒论》“方证对应”的属性归纳在整体系统中游刃有余!故为效法当今,提示如下,浅陋之处,勉为一笑耳: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02-23 21:22 2楼
主要内容大量表格上不来,求帮助。
㈡《伤寒杂病论》方证联络辨势搜索总览:

1】太阳病《伤寒》《金匮》“证--方”联络辨势总览:

太阳病经证:

中风

伤寒

温病--湿热

太阳病--主证:

中风重症--桂枝汤;

轻证-【阳旦、阴旦】

伤寒重症--麻黄汤;

轻证-麻黄桂枝各半汤

温病-桂枝二越婢一汤

轻证-【银翘、桑菊】

太阳兼证-类病:

中风兼证-类病

伤寒兼证-类病

温病、湿热兼证-类病

太阳病--兼痉:

表柔痉-桂枝加葛根汤

里柔痉-桂枝加栝楼汤

表刚痉--葛根汤

里刚痉--大承气汤

湿痉-桂二越一加葛根

饮痉-桂枝去桂加术苓

太阳病--风水:

表虚--防己黄芪汤

表实-麻黄连翘赤小豆

夹热--越婢汤

太阳病--皮水:

表虚--防己茯苓汤

[防己茯苓桂枝芪草]

表实--甘草麻黄汤

夹热--越婢加术汤

太阳病--黄汗:

黄汗-桂枝加黄芪汤、 黄芪白芍桂酒汤

寒湿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茵陈五苓散]

湿热发黄-【甘露消毒丹】

太阳病-风湿痹:

风湿表虚-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白术芍草]

寒湿表实-麻黄加术汤

湿热表--麻黄薏甘汤

湿热里--白虎加桂枝

中暑--白虎加人参汤

太阳病-阳虚痹:

阳虚痹--桂枝附子汤;

营亏痹-黄芪桂枝五物汤;

阳虚寒湿痹--附子汤;

寒湿骨痹--乌头汤;

阳虚骨痹-甘草附子汤;

郁热痹-桂枝芍药知母汤;

偏湿痹--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茯苓汤;

太阳-外寒里热:

少阳郁热-柴胡桂枝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太阳郁热-大青龙汤,文蛤汤[大青龙加文蛤

阳明郁热-厚朴七物汤

腑证[桂枝加小承气]

经证[桂枝加白虎汤]

太阳病-咳喘证:

肺气上逆-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肺虚寒痿-甘草干姜汤

肺虚热痿-麦门冬汤;

寒饮郁肺--小青龙汤;

夹热喘-小青龙加石膏

喉结水鸡-射干麻黄汤

夹热胸满-厚朴麻黄汤

夹热水气-越婢加半夏

热邪壅肺-麻杏石甘汤

肺痈痰热-桔梗汤和

【千金苇茎汤】

肺痈支逆-葶苈大枣汤

协热下利-葛根芩连汤

气冲-小腹冲咽:

气逆-胸满低咳:

气冲-桂苓五味甘草汤

气逆-桂苓五味姜辛汤

支饮-左方去桂加姜辛夏,

水溢苓甘五味加姜辛杏夏

夹胃热-苓甘五味姜辛杏夏加大黄;

太阳病--变证:

阳气虚损

水气泛滥

痰饮结胸

太阳病失治--

阳气虚损,水气泛滥,痰饮结胸:

阳虚液脱--桂枝加附子汤;

肺阳虚弱--桂枝去芍药汤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心阳受损--桂枝甘草汤;

阳虚烦躁-桂枝甘草龙牡汤

营血不足--桂枝新加汤;

津液不足--桂枝加栝楼汤;

脾胃虚寒--桂枝加人参汤;

气血俱虚--小建中汤;

气阴两虚--炙甘草汤;

脾虚水气-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

水气奔豚--苓桂枣甘汤;

水气内停--苓桂术甘汤;

水气射肺--真武汤;



肺热饮伤气--泽漆丸;

肺中浊痰---皂荚丸;

胸中实痰---瓜蒂散;

水结悬饮---十枣汤;

热饮结胸---大陷胸汤;

胃脘痰热---小陷胸汤;

寒饮结胸---三物白散;

热饮胸间---木防己汤;


太阳病腑证:

蓄水、蓄血

水气不化--五苓散;



水热互结伤阴-猪苓汤

瘀热不行-桃核承气汤

抵挡汤、抵挡丸;

金匮膀胱证:

阳郁水气-葵子茯苓丸

下寒上燥-栝楼瞿麦丸

[栝瞿附子山药茯苓]

气虚湿热-茯苓戍盐汤

[白术茯苓戍盐]

膀胱湿热-牡蛎泽泻汤

[牡蛎海藻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天花粉]

血虚湿热-当归贝母苦参汤;

瘀湿水气--蒲灰散;

瘀湿热轻--滑石白鱼汤;
2018-02-23 21:31 3楼
⬅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老茶馆 十九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