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

本草 方药 妇幼 医论 伤科 经络 五官 针灸 医案 医经 四诊 其他
共有1771本书
📙中医妇科学 6077+
  • 妇科著作。 ①成都中医学院主编。本书是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重印本改名者。书中以中医的基本理论,对妇科学作了概括性的介绍。所述病名皆为中医病名。197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②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编。本书总论部分简要记述了妇女生理特点、病因病机和诊治概要;各论部分在现代医学病名分类的基础上记述妇科常见病的分型治疗。1973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 书籍
📙金匮要略学习参考资料 6071+
  • 金匮著作。南京中医学院编。本书参考历代《金匮要略》注本等多种资料,结合临床对《金匮要略》原文各篇作了比较深入的阐析。卷首列概论,简要介绍各篇内容要点。各篇则载原文、原文分析、参考资料、按语等项,着重讲解各种病证的病机、证候和方治;并附按语,提出编者对有关问题的一些见解。196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书籍
📙药盦医案 6069+
  • 医案著作。七卷。恽铁樵撰于1925年。作者选临证过程中颇具经验或教训的医案予以归纳整理。分为伤寒、温病、时病等类,并以病证分细目。案中多连续记载危重病例的诊治经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均作详细记述,以为临床借鉴。对伤寒及儿科病证阐述尤详。后收入《药盦医学丛书》中。
  • 书籍
📙环溪草堂医案 6063+
  • 医案著作。三卷。清·王泰林撰。柳宝诒据多种抄本选辑加按,收入《柳选四家医案》。治案分内伤杂病、伏气、暑病、外伤、妇人、小儿等三十五门。王氏医案所载证情详细,辨证精审明确。对于疑难病症多详述治疗过程。医案证方契合,往往能从古法中化裁而生新意。
  • 书籍
📙内外功图说辑要 6063+
  • 气功著作。二册。席裕康辑,王知慧绘图。刊于1919年。本书辑录有关气功、导引的著作,如《陈希夷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治病图说》、《五禽舞行功法图说》、《八段锦》、《易筋经》等图说及《奇经八脉考》、内景图等。收集资料颇多,但较芜杂。现存初刻本。
  • 书籍
📙医经国小 6060+
  •     尝谓吴陵刘氏纯所辑玉机微义以发明之。复采集名论为初教之资也。并刻之。名曰医经国小。以传其书。首本草。次脉诀。次经络。次病机。次治法。次运气。凡六卷。一本于素问灵枢难经。及张仲景王叔和至近代刘守真张洁古李明之朱仲修诸家之书。撮其切要。缀为韵语。类粹。以便初学。本末条理。明切简备。医学之指南。而端本之书也
  • 医论
📙发背对口治诀论 6058+
  •     《发背对口治诀》,先大父邃乔公所着也。先大父性颖悟,好读书,常以济世为念,敦学不怠,屡困棘闱。及先伯父香伯公举于乡,始无意进取,惟读书以自娱,暇则讲求岐黄。曰∶士不能得志,是亦济世之一道也。通内、外科,多所阐发。每视病必矜重,四方延请,虽远必至,却馈遗贫困者,以药助之。尝为人治发背、对口诸证,以古人之
  • 医论
📙幼科折衷 6040+
  • 儿科著作。二卷。明·秦昌遇约撰于十七世纪中期。作者认为以往幼科诸方中的论治,或偏寒,或偏热,或喜补,或喜泻,遂取各家之长而弃其弊,故以“折衷”为书名。书中对小儿杂病的证治立论凡五十余篇,颇有独到见解。每病首载七言歌及脉法,其次节引《内经》以下诸家之论,后为治法。率多平正,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清抄本,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
  • 妇幼 秦景明
📙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 6038+
  • 妇科丛书。又名《胎产新书》、《竹林寺女科全书》、《济坤育麟竹林寺女科全书》。二十卷。包括清·静光禅师所撰《女科秘要》八卷;清·雪岩禅师增广的《女科旨要》四卷;和清·轮印(一作轮应)禅师续辑的《女科秘旨》八卷。撰年不详。1771年始予刊行。论述女科经、带、胎、产各病及其证治,方剂多切于实用。三书内容可互为补充,为传世的竹林寺女科著作中文字最多者。现有清刻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 书籍
📙田氏保婴集 6034+
  • 儿科著作。又名《保婴集》一卷。元代著述。撰人佚名,约刊于14世纪。书中记述婴儿杂病的一些简便医疗药方和灸疗小儿惊痫、疳瘦等病的治法。现有《济生拔萃》本。又见《丛书集成初编》。
  • 书籍
📙冯氏锦囊秘录 6033+
  • 医学丛书。又名《冯氏锦囊》。五十卷。清·冯兆张撰于1702年。包括《内经纂要》、《杂症大小合参》、《脉诀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药按》、《痘疹全集》、《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八种。分别辑取《内经》等基础理论及所涉临床各科的精要。参以己见,重点发挥。对于几种痘疹论述尤详。全书内容丰富,收集民间效方亦较多。现存多种清刻本。
  • 医论 冯楚瞻
📙药鉴 6032+
  • 药学著作。二卷。明·杜文燮撰。刊于1598年。卷一药性总论,首载寒、热、温、平四赋,较之《药性赋》有所增补,次记用药、制方、禁忌、主病、运气等内容;卷二分别论述173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其中对于各药的气味、阴阳、升降、分经及配伍应用,论述较详。现有明刻本及上海科技出版社排印本。
  • 方药 杜文燮
📙太平御览·养生 6031+
  • 养生著作。宋·李昉等编。是《太平御览》中有关养生的部分,共两卷,分列在“道部十”卷六百六十八与“方术部一”卷七百二十。所收养生论着,前者摘自道家诸书,后者摘自儒家、诸子、博物等书。所收资料,保存了不少宝贵的古代养生文献。还反映出道家养生学说对编者有较深影响。
  • 书籍
📙六因条辨 6025+
  • 外感病专书。三卷。清·陆廷珍撰于1868年。陆氏以风、寒、暑、湿、燥、火六因为纲,融会前人学说,参附己见,采用条辨形式分别论述春温、伤暑、中暑、中热、伏暑、秋燥、冬温、温毒、伤湿、暴感风寒、伤风、风温等多种病证。虽说内容比较简要,却能兼采众家之长,而又颇有临床心得,后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现存光绪三十二年刻本。1937年文光书局铅印本和1982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 医经 陆子贤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6025+
  •     《伤寒论》论伤寒,《金匮要略》论杂病,乃仲景全书。《伤寒论》得成无己创注,续者五十余家,故得昌明宇内∶《金匮要略》人罕言之,虽有赵良、徐彬等注释,但其文义古奥,系千载残编错简,颇多疑义,阙文亦复不少,承讹袭谬,随文蔓衍,宜后人视为迂远,束诸高阁。今于其失次者序之,残缺者补之,博采群书,详加注释,俾二书
  • 医经
📙女科辑要 6024+
  • 书名。 ①清·周纪常撰。八卷。刊于1823年。书中节要辑录各家女科论述。卷一经脉;卷二胎孕;卷三产育;卷四《竹林寺产科》;卷五《达生编》;卷六杂病;卷七-八为治疗方剂。并附刊单养贤《胎产全书》一卷。言简意赅,提要钩玄,论理合于经典,临床切于实用。清·张久照赞曰:“为妇女所必需,无方不妙,无药不灵,诚女子之金丹,医宗之宝鉴也。”现存多种清刻本。 ②清·沈尧封撰。二卷。又名《沈氏女科辑要》。约成于1764年。原书文字无多。后经徐正杰校订补注,王孟英加按,方始成帙。刊于1850年。内容分为经水、崩漏、带下等12
  • 书籍
📙澹寮集验方 6013+
  • 医方著作。十五卷。元·僧人继洪辑。刊于1283年。作者参阅多种医着,辑录其中的验方千余首,分中风、中气、中暑、中湿等48门病证加以归纳和叙述。每门之前均简论病候及用药。现存日抄本。
  • 书籍
📙妇科秘方 6012+
  •     浔溪陈氏女科家传制药法∶陈皮(去白,留白补脾) 桔梗(去芦) 枳壳(去白) 大腹皮(去壳,酒洗) 茯苓(去皮) 防风(去芦)杏仁(去皮尖) 小柴胡(去苗) 远志(去骨,先以米泔水浸,甘草水泡,晒干) 茯神(去心) 黄柏(去皮炒)栝蒌仁(去油为末) 黄芩(炒黄) 川芎(炒) 白芷(炒为末) 麦门冬(去心
  • 妇幼
📙中医学概论 6010+
  • 综合性医书。 ①南京中医学院编着。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59年修订再版。修订本分上下二编。上编以基础理论为主,分别介绍阴阳五行,人与自然、脏象、经络、病因、证候分类、诊法、治疗原则、药物、方剂、预防等;下编概要列述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病症、气功、按摩、护理等内容。全书从实践到理论,从基础到临床,写出了中医学概貌,并能体现祖国医学整体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较适合于初学或西医学习中医学习和参考。 ②湖北中医学院主编。全书分绪论、上篇、下篇三部分,重点介绍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内科常见病。为全国高
  • 书籍
📙包氏喉证家宝 6009+
  •     咽喉,气之呼吸,食之出入,乃人身之门户也。其证虽繁,多归于火,盖少阴君火,少阳相火,二脉并络于咽喉。君火势缓,则热结而为疼为肿;相火势急,则热结而为痈为痹。痹甚不通,而痰塞以死矣。经曰∶一阴一阳结谓之痹。所谓一阴者,肝与心胞也;所谓一阳者,胆与三焦也。四经皆有相火,火者痰之本,痰者火之标,故言火则痰在
  • 五官 包三述